新闻中心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春季)》发布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28日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中新经纬
5月24日,商务部综合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春季)》(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回顾了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分析了2019年中国外贸发展环境。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民经济贡献进一步增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贸易强国进程加快推进。2019年一季度,中国外贸总体平稳,结构继续优化。
报告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其一是外贸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二是国内高质量发展带动外贸稳中提质,三是外贸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加快。
一是外贸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中国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主动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2018年,中国多次下调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总体关税水平由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2019年中国将加大力度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进一步完善汽车平行进口等政策措施,为扩大进口增添动力。中国政府继续推动稳外贸政策举措的深入落实,加强相关的政策储备,包括:优化金融服务,加大出口信保、融资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削减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加大非商业性境外办展资金支持;加快提升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等等。
二是国内高质量发展带动外贸稳中提质。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2019年3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2.0%、51.2%和51.4%,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国内产业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稳步增长,促进外贸结构更加优化。2018年,机电产品进出口2.4万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达1.4万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0.7%。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外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外贸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加快。中国政府扎实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全力推动外贸稳中提质。持续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大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营销服务网络、贸易促进平台“三项建设”,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发展。大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梯度转移,推进加工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持续培育外贸新优势,不断挖掘外贸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加大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扶持力度,扎实推进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14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外贸稳定增长的新动力。
报告认为,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更强、风险挑战更多。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一些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实现外贸稳中提质的发展目标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持续巩固。随着支持外贸稳规模、提质量、转动力各项举措不断落地,政策效应将会持续显现。
报告指出,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实,深入实施贸易强国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五个优化”和“三项建设”,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促进外贸稳中提质,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