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新闻报道

中国花卉协会: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呈上升趋势 发布日期: 2019年08月07日    来源:中国园林网

今年上半年,中国花卉协会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对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

2018年我国花卉进出口产品主要分为种球、盆花(景)和庭院植物、种苗、鲜切花、鲜切枝(叶)、干切花、苔藓地衣七大类别。据统计,七大类花卉2018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98亿美元,较2017年增加0.39亿美元,增幅6.98%。其中,花卉进口额为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96%;花卉出口总额为3.12亿美元,同比增长8.9%。

进口品种热点地区有变化

2018年,我国花卉进口品种和热点地区出现一些变化。

从2017年、2018年我国海关花卉进出口数据统计的进口额来看,种球、鲜切花、盆花(景)和庭院植物类是我国主要的3种进口花卉类别。2018年,这3种类别花卉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86.98%,同比增长1.86%。

与2017年相比,2018年鲜切花、鲜切枝(叶)、苔藓地衣、盆花(景)和庭院植物等4类花卉的进口额呈上升趋势,种球进口额基本持平,种苗及干切花进口额均呈下降趋势。

对比2016年、2017年、2018年七大类别花卉的进口额增幅,2018年的增幅明显减小。受国内经济发展和相关花卉类别国产化替代能力加强的影响,我国花卉进口在经历了近3年的高速增长期后,增速开始放缓。

2018年,我国花卉从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与2017年相比,新增波多黎各、摩洛哥、罗马尼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瑞士、瑞典、新加坡等5个国家和地区退出。

进口额排名在前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荷兰、日本、厄瓜多尔、泰国、智利、西班牙、新西兰、越南、南非、肯尼亚。其中,西班牙、肯尼亚、新西兰、厄瓜多尔、日本的进口增幅较大;荷兰、泰国、南非相对稳定;智利降幅最大。

2018年我国花卉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浙江、上海、广东、北京5个省(市),进口额占总额的90.48%。这些地区分别是我国花卉生产、流通集散地(云南、广东、浙江)和花卉消费中心(浙江、上海、广东、北京)。

主要花卉类别进口状况

种球类 2018年,我国从12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种球,新增了日本。进口额排名前5位的国家是荷兰、智利、新西兰、法国、意大利。荷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种球进口大国,进口额占总额的85%左右,但2018年同比增幅仅2.53%。意大利对我国种球出口增幅达400.13%,新西兰同比增加18.24%,智利同比减少33.87%。

百合球茎进口量最大,其次是风信子、番红花、洋水仙等。我国种球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浙江、上海、北京、辽宁等7个省(区、市),2018年这7个地区的种球进口额占比98.75%。

盆花(景)和庭院植物 2018年,我国进口的盆花主要有马拉巴栗等6种,盆景主要有罗汉松等7种,庭院植物有加纳利海枣等11种,分别从18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日本、我国台湾地区、西班牙、泰国、乌拉圭位居进口额前5名,占比93%。

广东、浙江、江苏、云南、福建等11个省(区、市)进口盆花(景)和庭院植物,广东、浙江的进口额占88.14%。

鲜切花类 2018年,我国从5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鲜切花,厄瓜多尔、泰国、荷兰、肯尼亚、南非等5个国家的进口额占总额的79.75%,同比增幅18.57%。

进口的鲜切花主要有兰花、玫瑰、菊花、康乃馨、百合和其他“新、奇、特”品种。兰花增幅稳步上升,玫瑰虽然也呈增长态势,但增幅开始大大下降。芍药、六出花、绣球,以及厄瓜多尔的满天星,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特色切花等,是近两年进口鲜切花的热点,2018年这些花卉的进口额占总额的54%,同比增幅达35.55%。

鲜切花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云南、北京、广东、浙江,进口额占比达98.91%。

种苗类 2018年,我国从3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种苗,同比下降10.01%。荷兰、西班牙、越南、乌干达、哥斯达黎加的进口额较大,占比72.6%,其中荷兰的进口额最大。

我国有10个省(区、市)进口种苗,其中云南进口额下降幅度大,福建进口额上升幅度大。

鲜切枝(叶)类 鲜切枝(叶)近年来进口额增长较快。2018年我国鲜切枝(叶)进口额同比上升11.82%,分别从48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意大利、荷兰、南非、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是主要进口国。我国主要进口地区有北京、上海、云南、广东、江苏等17个省(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