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第二届进博会交通保障:更强设施,更优体验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距离第二届进博会开幕还有不到20天,上海的交通保障准备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将实现更强的配套基础设施,更优的出行体验。观众乘坐地铁来参观进博会,客流平峰时段预计出站后最快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入馆。
上海市交通委介绍,第二届进博会的6项配套路桥建设项目全部会在10月底前完工。其中诸光路地道、徐民路、诸光路二期地面道路、天山西路已建成通车;北翟路地道计划10月完成地道主线建设;崧泽大道跨线桥相关工程10月下旬结构贯通。
据了解,相关的道路指示引导标志也在更新完善。虹桥枢纽城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优化工程已经完成,新建、更换指路标志和4块交通诱导屏。国家会展中心引导标志、部分禁令措施配套标志、停车场引导标志及进博会专用道等外围道路引导标志的设置更新,预计将在10月20日前全部完成。
为应对第二届进博会可能出现的大客流情况,交通保障工作将采取多点布局交通服务设施点位的方式均衡进馆大客流,鼓励集约化出行。主场馆国家会展中心的东西南北四侧将对应轨道交通、停车场、出租车、定制巴士、停车场接驳线等不同的客流群体。
轨道交通将采取全周期、全路网、全运力保障乘客出行,相应站点实施硬件改造,并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地面公交将设置多条临时公交接驳线、应急线,并继续做好应急备车准备,延长或优化相关线路的设置。出租车将优化上下客点布置,并投入近1500辆全新的纯电动出租车保障出行。
据了解,第二届进博会的散客和小车比重可能有所上升。对此,主场馆周边停车场增至17处,较首届进博会新增5处,临时停车场共计可提供大车泊位1100个,小车泊位7000个,在满足团队巴士的基础上,适当释放小车泊位。
即将于10月下旬更新上线的进博会交通App,还将完善管控区、停车场、服务点的展示功能,整合信息、交通指南模块,新增国家会展中心及周边道路3D建模,新增全域交通导航功能。
记者 王辰阳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