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新闻报道

新华时评:中国经济前景必然更加光明,信心凸显了什么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习近平主席5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宣示,凸显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的底气,也为承压下行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在首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以大海之喻揭示中国经济韧性、潜力和发展空间;本届进博会,习近平主席又鲜明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样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变的信心。

这份不变的信心,首先凸显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魄力。过去一年,中国的开放大踏步前进:外商投资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行;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经出台;关税税率从9.8%降到7.5%;自贸试验区数量增至18个。在丰硕答卷基础上,今年进博会中国再推5方面新举措,凸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世界经济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强筋壮骨的勇气和决心。

信心也凸显了中国市场“不可限量”的前景。漫步进博会展馆,坦桑尼亚的腰果、意大利的葡萄酒、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等琳琅满目,全球优质商品与中国消费升级交汇擦出更多“火花”。近14亿人口、不断升级的大市场,自然蕴含大机遇。有参展商感慨:进博会是一扇窗口,打开后是中国广阔的市场,谁都不想错过。

信心更凸显了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今年以来,国际上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贸增长放缓态势明显,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但中国经济顶压前行,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2%,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市场活力加快释放、消费升级更为强劲、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发展成色十足。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用显微镜看当下,更要用望远镜看未来。制造业总产值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超过1.7亿人、超1亿户市场主体、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诸多有利要素决定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不改。

目光坚定,信心如磐。站在70年发展的新起点上,稳健前行、开放包容的中国经济,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与世界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记者 陈炜伟 姚玉洁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