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商务部:1至2月我国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和1.8% 发布日期: 2020年03月13日 来源:央广网
12日,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网上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1-2月外贸运行情况。李兴乾表示,受春节因素特别是疫情影响,1-2月,进出口总额4.12万亿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
据李兴乾介绍,1-2月我国外贸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对传统市场进出口下降,对东盟等新兴市场小幅增长。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分别下降19.6%、14.2%和15.3%。对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和1.8%。
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恢复较慢,机电产品好于整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18.8%,机电产品出口好于整体1个百分点。
三是加工贸易降幅较深,一般贸易韧性强。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6.4%,跌幅大于整体6.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9.2%,好于整体0.4个百分点。
四是各经营主体普遍面临困难挑战。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分别下降12.8%、20.4%和12.4%。
“尽管整体运行承压,但我国外贸潜力大、竞争力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市场能力都很强。”李兴乾指出,从1-2月外贸呈现的亮点来看,一是企业新兴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3.7个百分点至51.8%;二是集成电路、汽车等部分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分别增长10.5%和0.3%;三是大宗商品等进口保持增长,原油、铁矿砂、煤等大宗商品进口分别增长16.7%、19.3%和27.8%,合计拉动进口增长3.2个百分点。肉类进口量增加69.6%,其中猪肉增加1.6倍;四是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充沛,跨境电商充分利用线上下单、“不见面”交易等优势,化危为机,积极拓展业务,展现较强适应性和自主发展能力。
“我国外贸发展具有积极向好因素支撑。”李兴乾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从复工复产、财税、金融、信保、参展、法律援助、防疫物资保障等全方位为外贸企业排忧解难。随着密集出台的各项稳外贸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各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呈现加快恢复态势。
李兴乾告诉记者,基于对供给和需求形势变化的研判,当前中国政府贸易政策的核心是稳住外贸基本盘。
李兴乾表示,商务部将全力支持外贸制造厂商复工达产,尽快恢复正常市场秩序,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发挥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作用,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推动与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商建贸易畅通工作组,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二是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扩大外贸信贷投放,满足贸易融资需求,支持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有效履约。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覆盖面,促进费率合理下降;三是优化公共服务。支持地方、行业组织、贸促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参加境内外贸易促进活动;四是鼓励创新发展。发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对进出口的促进作用,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海外仓,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
记者 高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