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展会动态 新闻报道

触摸跳动的开放脉搏——从进博会见证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在丰富多彩的进口商品中,感受开放——全球特色商品走入中国千家万户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在中国发展的大势中,拥抱开放——跨国企业加速在华布局、增加投资力度、设立研发中心、成立全球或区域总部,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舞台上,助推开放——积极推动多边贸易、合作共赢,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

在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的大背景下,2020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如期举办非同寻常。这既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承诺的兑现,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扩大开放,中国正铿锵迈向更高水平。

勇立潮头 点燃创新“引擎”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香气扑鼻,技术装备展区机器人长臂挥舞,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体验者排起长队……多达百余项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进博会的“全球首发”“中国首展”,让参观者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精彩尽收眼底,也在舌尖上的味蕾绽放——

贸易便利化,使全球美食从源头上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首届进博会后,阿根廷牛肉广受消费者欢迎。当年的“双11”,10000份阿根廷牛肉在1分钟内就被一抢而空;原本需要8天才能通关的新西兰网红鲜奶,如今仅用72小时就从新西兰农场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便利化的通关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生鲜产品进入中国。牛油果作为“健身餐伴侣”,近些年占据我国进口水果的头部交椅。都乐亚洲生鲜总裁克里斯蒂安说,进博会加速了生鲜食品供应链的落地,此次“中国首秀”的菲律宾哈斯牛油果是“一带一路”下中菲农业领域合作的成功案例。

精彩源自“中国首展”,也源自为人类谋健康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防疫物资的研发创新备受关注,体外膜肺氧合机、呼吸机、医用防护装备、检测分析仪器、负压救护车、疫苗产品……不少企业亮出了自己的抗疫利器。

 “去年进博会亮相的带状疱疹疫苗,被列入国家首批48个临床急需新药的优先审评,已于今年6月正式上市。”葛兰素史克副总裁齐欣说,得益于中国政府加大创新药品准入力度、改革创新药品和疫苗审批机制,让新药品尽快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精彩源自创新产品与科技,也源自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首次亮相进博会的爱普生,带来“无水再生纸”的首秀,通过创新干纤维技术,使废纸变成新纸;宜家将经过加工处理的PET材料成为极具价值的再生资源;丰田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柯斯达在行驶过程中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创新合作源泉在进博会的平台被进一步激活。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交流的是理念。在开放平台上共享创新成果,在深化交流中点燃创新引擎。

一系列新产品、新设计、新理念不断涌现,进博会正在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拓宽渠道。同时,也见证着中国消费升级、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它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注脚,也是中国决心的鲜明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逆流而上 彰显进博“磁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贸易往来造成巨大挑战,各国参展方迫切期待从进博会收获“展品变商品”“贸易促投资”的积极能量。

中国欧盟商会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成受访者表示中国仍然是其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此次进博会上,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70%,更有近百家参展商已连续签约未来三届进博会。

新朋友纷至沓来,“进博会磁力”持续显现——

直径4.03米、重量5.525吨、单胎承重100吨,这只世界上最大的轮胎于本届进博会亮相……在“围观”了两届进博会后,今年法国米其林集团“云签约”第三届进博会,并一口气签下未来三年长期参展的合作备忘录。

“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进博会是实现经济复苏最有利的‘武器’之一”,米其林中国区总裁伟书杰说,深耕中国30多年,米其林目睹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的大力支持,这些无不显示着中国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首次参展的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打造了1500平方米消费品类的最大展台。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吴品慧说,近几个月在华新设近50家门店,已超过日本本土直营店数量。

“中国市场是优衣库海外市场的业绩支柱。得益于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自3月以来,我们在中国市场迅速恢复,线上销售净额同比增长约20%。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吴品慧说。

老朋友变投资商,“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

在中国将有怎样的布局?谈及这个问题,多家跨国公司给出了一个共同答案:增加投资。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冲击背景下,全球主要跨国公司纷纷选择扩大在华投资,新设门店、工厂、研发中心及地区总部等。各领域优质品牌涌入中国,彰显了其对中国市场、中国经济的认可和信心。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中国区总裁贺恩霆表示,通过参加前两届进博会,收获了丰硕成果,多个创新药品在华获批进一步提速。贺恩霆说,中国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也是未来全球创新的发源地,预计到2025年赛诺菲将为中国引进25种以上创新药品和疫苗。

 “进博会的如期举办,是中国率先在全球控制疫情、经济长期向好的体现。”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马睿思说,“在现有8家制造工厂和1家研发中心基础上,宝洁将继续加大对中国投资。中国是宝洁最重要的国际市场之一。尽管疫情有短暂冲击,但在中国的净销售额从今年上半年起就开始恢复增长。”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已成为很多跨国企业的全球重要研发中心,持续扩展、完善其产业链供应链,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

“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我们致力于开展全球互惠共赢合作,共享市场机遇。进博会期间,与多家海外战略合作伙伴签约,集聚乳制品优质资源,通过产业链融合满足中国消费者更高品质的需求”,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表示,目前已和进口博览局成功签约第四届进博会,明年蒙牛将加码展台规模。

如今中国已成为很多跨国公司和产品的最大单一市场,在公认的“机遇之国”,跨国企业纷纷作出“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坚定选择,展示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大气象。

乘风破浪 打造共赢“窗口”

从持续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到出台《外商投资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兑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郑重承诺,传递了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不动摇的坚定决心。

在利好推动下,企业成本持续下降,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中国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前10个经济体之列。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自身竞争力的平台,更是寻求合作共赢的窗口”“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营造更高层次对外开放、鼓励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进博会既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也是一个企业参与和分享中国稳健经济增长机遇的重要窗口”……参展企业的心声,展现了跨国企业借力进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机遇的心愿。

商务部在进博会期间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0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呈现逆势增长格局。中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秩序在全球率先恢复,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孔福安说,截至11月7日,线上线下合计共有来自64个国家的674家展商、1351家采购商参会,达成合作意向861项。这组数据折射出进博会上中国与世界的高频互动。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环境的风险挑战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唯有坚定不移加强开放合作,才能化危为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合互动,助力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有重要意义。

 “扩大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辩证认识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变化,保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站在新起点上,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合作共赢,继续书写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新未来。

新华网 李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