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展会动态 新闻报道

最高峰时单日22.5万人进馆吃饭也没“掉链子”,“吃在进博”故事多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8日    来源:上观新闻

凡是到过进博会的人,都会对“四叶草”里的餐饮服务留下难忘印象:这里既有中式快餐、西式快餐、清真食品、小吃、咖啡馆、果汁饮料店等细分业态,也有美食广场、食堂等综合业态。

在进博会常设的“上海特色小吃馆”,来自天南海北的展客商、专业观众,不必到南京路、淮海路、老城隍庙,便能吃到大壶春生煎、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白斩鸡与盐水鸭、虹口糕团等近20个品种上海老字号。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小吃馆还引入扬州老字号“五丰富春”,为来宾提供更富特色的长三角小吃。

都说众口难调,进博会餐饮食品供应保障组经过一届又一届的不懈努力,让累计数百万来宾“吃得上、吃得好、吃得安”。 

面对单日22.5万人的大客流,没有“掉链子”

相关负责人回顾说,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保障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员数量不断突破新高、用餐人群和需求类别复杂。特别是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单日22.5万人的大客流,为此保障组使出早已谋划好的“三板斧”——设立临时供餐点位;设置应急供餐点;提前储备应急食品。“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日进博会固定商户供餐11.25万份,临时供餐1.21万份,总计12.46万份,各方来宾的就餐需求完全没有‘掉链子’。”

除传统餐饮门店,到了第三届进博会,餐饮保障又引入流动餐车提供餐食,来自光明良友便利、百联逸刻、粮全其美、肯德基等企业的流动餐车进驻场馆。流动餐车可提供手抓饼、西式快餐等餐饮品种超过107种,大多数套餐价格在10-20元间。

到了第四届进博会,保障组进一步巩固完善“固定餐饮+临时供餐+流动餐车”供餐模式,展馆内落实60家固定餐馆、3个临时供餐点和8台流动餐车,充分满足进博会期间用餐需求。 

“吃在进博”,还吃到了十足的“科技范” 

都说“吃在进博”,统计下来,进博会展会期间,“四叶草”可提供的餐饮品类超过100个,可以说“总有一款适合你”。而给客人们留下难忘印象的还有5G、AI等数字高科技在进博餐饮服务方面的广泛应用,既便捷,又“科技范”十足。

人们看到,自第三届进博会开始,必胜客陆续投放“5G AI智能”无人餐车、智能点餐机器人等设备,提供扫码订餐服务。同时,上海特色小吃馆引入上海早餐工程最新成果——熙香AI智能面档机,消费者完成下单后,AI机械臂便能“感知”订单,全程仅需2分钟完成面条制作,价格在10元至25元。在结算支付环节引入数字人民币结算通道,提升支付速度的同时带来实惠。

进博会餐饮服务保障还把上海早餐工程的另一成果——网订柜(车)取全面推广:百联逸刻流动餐车可提供无人柜取餐形式,顾客通过支付宝APP搜索“逸刻”,进行网上点餐,最快2分钟即可凭取餐二维码前往相应的“逸小兔”餐车领取餐食;肯德基餐车通过合理的内部空间设置,来容纳标准厨房设备,确保餐车与门店产品拥有同样的品质标准,通过扫二维码点餐,即可取到美食。 

为进博餐饮保障装上道道“放心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而第三届进博会“一诺千金”,决定如期在线下举办。此时,狠抓疫情防控,确保“吃得安”被餐饮食品供应保障组放在突出位置,关注重点从完善保障体系转向全流程安全管理,推动进博物流配送体系从总仓发展到分仓,从分仓发展到云仓,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事实上,从首届进博会开始,餐饮食品供应就已建立了中转物流总仓,这意味着所有进入核心区展馆内的食品及原材料须提前集中存储到中转库。”这位负责人说,为了再装一把“放心锁”,保障组同时建立实施“双供应一追溯”的管理制度,即餐饮企业使用的食品原料由政府相关部门遴选推荐的主副食品供应商和企业自选特殊食品供应商进行“双供应”。建立信息追溯系统,实施餐饮物流管控,确保餐饮企业使用的“双供应”食品原料实现100%信息可追溯。

在第二、三、四届进博会,保障组在中转物流分仓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中转物流“云仓”平台。第四届进博会“云仓”平台归集了89家馆内餐饮食品供应企业、临时供餐及团餐企业的40个食品原材料发货点、4家物流集中配送企业信息,并实现与市场监管平台的信息对接。同时,推动防疫信息上线,在“云仓”平台增设防疫监测模块,加载人员信息与健康管理信息,实现防疫信息共享,从而确保食品原材料及餐饮供应安全……

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在即,餐饮服务保障组负责人介绍,上海市商务委已经制定并印发《第五届进博会餐饮食品供应保障实施方案》,“在前四届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展前、展中、展后3个阶段的保障重点。”据悉,目前,依托“云仓”平台大数据,通过分析历届进博会供应配送情况,他们正在测算第五届进博会食品及原材料需求量和物流配送车辆数,同时扎实开展工作人员集体用餐、团体餐食外卖和论坛嘉宾用餐供应企业遴选工作。“‘一流保障,一流服务’的‘双一流’目标永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吴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