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国别动态

昨天、今天和明天:印尼如何推进两国贸易——印度尼西亚贸易促进中心(上海)主任殷德拉先生专访 发布日期: 2021年04月01日    来源:国际市场周刊

印尼向中国出口商品及服务的概况如何? 

印尼哪些产品值得中国企业和消费者购买?

印尼有哪些领域特别适合两国进行深入合作?

如何才能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

咖啡、椰子油、燕窝、方便面等食品,都是中国消费者熟知的印度尼西亚产品。得益于两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往来,印度尼西亚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市场。

印度尼西亚贸易促进中心(Indonesia Trade Promotion Center,以下简称ITPC)由印度尼西亚贸易部官方设立。2019年ITPC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中国办公室,上海办公室同时隶属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ITPC的主要任务是推广印尼产品,提高其在全球的销售量。ITPC(上海)在全球是第十九个办公室,也是成立时间最短的一个办公室。

ITPC(上海)主任殷德拉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两国贸易优势互补

《国际市场》:印尼向中国出口商品及服务的概况如何? 

殷德拉:我介绍一下,中国目前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尼是中国的第十四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1月至11月,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出口总值达到331亿美元,与2019年同期出口总值314亿美元相比,增长了5.39%。

印尼对中国出口的前十大商品是: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钢铁、动植物油及其分解产品,木浆或其他纤维素材料,矿石矿渣和矿粉,机电设备及其零件,纸和纸板,铜及其制品,鞋和鞋套及各种化工产品。

印尼对中国出口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旅行、商务和运输。运输服务主要来自飞机和船舶,另外还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中国公司,他们是会计师、建筑师、设计师和海底焊接工等。

《国际市场》:您怎么看中国与印尼的贸易关系?

殷德拉: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来告诉大家一些数据。中国从世界进口的前十大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和中间材料,它们是:机电设备及其零件,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核反应堆,矿石、矿渣和矿粉,摄影、测量、检查、精密、医疗器械及设备,铁路、车辆及其零附件,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油料种子和含油水果。

很显然,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很多都来自印度尼西亚。在工业和快速消费品(FMCG)行业,中国从印尼进口很多原材料和食品,印尼从中国进口很多日用品。可以说,印尼和中国有着非常互补且互相依赖的经济关系。

快销品和电商产品是双方合作的重点

《国际市场》:印尼哪些产品值得中国企业和消费者购买?

殷德拉:我想着重介绍快速消费品领域。近年来,中国市场对快速消费品(FMCG)的需求越来越高,快消行业是拥有最高市场渗透率的行业,这归功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增长。

印尼有很多优质品牌在国际享有盛誉,尤其是食品行业。例如Indomie(营多)方便面,多次入围“年度全球十大方便面”,在全球拥有大量消费者;还有KapalApi(火船)咖啡也是全球知名产品,我非常推荐中国消费者尝试。这两个品牌只是印尼产品的冰山一角。在食品行业中,印度尼西亚提供了热带水果、咖啡、茶、椰子制品以及饼干和小吃等丰富的食品,印尼食品拥有独特的热带风味,一定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好奇和需求。

《国际市场》:印尼有哪些领域特别适合两国进行深入合作?

殷德拉:相比于竞争,我非常建议两国企业扩大合作范围。我介绍一下被称为印尼“独角兽”的四个企业,GOJEK、Tokopedia、Traveloka和Bukalapak。他们都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市值均超过10亿美元。GOJEK是印尼最大的移动出行服务商,类似中国的滴滴打车。Traveloka是在线旅游平台,类似中国的携程。Tokopedia是购物网站,类似中国的淘宝。这些企业凭借不断的创新和出色的客户服务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跻身《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前50名。

举例来说,GOJEK最初是一个摩托出租车的应用程序,之后逐渐增加了其他生活服务,如今已成为一个集各项服务为一体的门户网站,适用于任何可用摩的运送的人和货物,它承诺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GOJEK的服务包括了Go-Box(运输物流)、Go-Glam(美容)、Go-Clean(保洁)、Go-Massage(按摩)、Go-Ride(摩托车出行)、Go-Send(包裹快递)、Go-Food(食品配送)和Go-Mart(在线购物)等。GOJEK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而且还吸引了很多知名投资者,包括谷歌资本、腾讯控股,KKR集团,红杉资本和京东。

中国也有类似的产品,例如“滴滴”和“饿了么”。我认为两国相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深入探索可能的合作模式,例如进行投融资或技术合作。这是两国企业抓住机遇,迈向国际化的很好方式。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市场。如果我们继续探索,一定会在更多领域迸发合作的火花。

2021年在华的拓展计划

《国际市场》:ITPC在上海成立半年后就遭遇了疫情,请问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殷德拉:我们2019年1月入户上海,5月开始正式运营,仅仅半年后就发生了疫情。我们的人员往来发生困难,活动计划被迫取消。为了不耽误印尼企业推广产品,我们将大多数活动转移到线上进行,举办了一些线上企业对接会。印尼政府还建立了官方购物网站Indonesia store,网址是idnstore.cn,它汇聚了所有知名的印尼产品,方便中国消费者网购下单。虽然这些是短期的应对措施,但效果很不错,我认为可以长期运营下去。

2021年,我们计划将印尼产品推广到南宁、重庆、温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同时也会尝试与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建立联系,设立印度尼西亚国家馆,帮助印尼商家入驻平台。

《国际市场》:印尼企业参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情况如何?

殷德拉:和往年相比,2020年参加进博会的印尼公司并不多,这是因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的防疫规定限制。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了进博会,一些以纸加工、珠宝、食品和饮料加工行业的印尼企业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展示了优质产品,它们有PurinusaEkapersada公司、Inlove珠宝贸易公司、Universal Luggage Indonesia公司、AgarindoBogatama公司、KapalApi Global公司(火船咖啡)、Anugerah Citra燕窝公司以及Mayora集团。

 在进口博览会期间,印尼贸易部、印尼驻北京大使馆、印尼驻上海总领事馆和印尼贸易促进中心(上海)合作举办了“印尼-中国商务论坛”,并且举办了线上对接会,帮助不能来中国的印尼企业与中国商家对接,约有200多家中印企业参与。

通过参与进口博览会和“印尼-中国商务论坛”,很多印尼公司了解到中国企业对印尼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购买印尼产品的意愿很强。进博会期间签署的购货意向书总价值为5.84亿美元,产品包括了煤炭、热带水果、椰子产品、水产品、食品和饮料以及其他农产品等,收获颇丰啊。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展会,中国正向世界打开市场的大门。对印尼来说,这有利于探索更多的市场机遇,介绍更多的印尼产品来中国。

《国际市场》:您认为中国和印尼未来的贸易趋势怎么样?

殷德拉: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20年1月至11月,印尼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694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725亿美元下降了4.14%。印尼从中国进口总值达36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409亿美元下降了11.44%,印尼对中国的出口总值达331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14亿美元增长了5.39%。

多年来,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始终是两国贸易的主要产品。2020年,中国从印尼进口的咖啡、茶、药草、燕窝、热带水果和精油的数量有所增加。与2019年相比,进口这些产品的总价值增长了约2倍。这一增长可能与疫情的流行有关,印尼进口中国的产品或许有增强人的免疫力的功效。

中国和印尼虽然没有直接的双边贸易协定,但中国和印尼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内容包括给予成员国产品以减少或消除关税、免税的临时货物入境、贸易救济、服务贸易等贸易便利待遇。

我认为在未来一到两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显著促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自由贸易,两国会在各自的优势领域涌现许多新的合作。

《国际市场》:如何才能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

殷德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性的指导,具体合作需要细节化。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国和印尼的合作将会使两国成为全球的生产中心。比如中国的资本和技术结合印尼的生产,可以制造出更高效、更便宜、质量更好的产品,销往全世界。这也有助于两国创建更高效的生产线,进而与全球价值链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另外,我注意到中国很多省市会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举办一些具体活动,比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一带一路”名品展。这些展会为中国和印尼的企业搭建平台,给双方企业和产品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我认为双方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

《国际市场》:您到任后的感想如何?

殷德拉:2014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在南宁举办的旅游服务研讨会。其间参观了几个中国城市,还坐了高铁。我意识到中国幅员辽阔,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当时我感到很震惊。我非常希望中国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印尼和印尼的优质产品。ITPC(上海)刚刚成立,推动两国贸易发展,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