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展会动态 大家评

渐进式开放体现发展中大国智慧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02日    来源:中国日报

导读:中国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渐进式开放。渐进式开放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妥善处理开放、稳定和发展关系上的智慧,为确保中国各项改革事业稳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结构不平衡格局下保护自身利益、优化开放路径贡献了中国经验。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20周年。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入世后,中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总体实力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由0.51万亿美元增加到4.58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4.04%上升至12%。同期,中国的GDP从1.34万亿美元增长至14.3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从4.01%提高至16.34%。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456.7亿美元,不仅首次超过同期引进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而且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无论在入世之前还是之后,中国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渐进式开放。在这一渐进开放进程中,中国在不断降低关税水平的同时逐步扩大贸易开放领域。

从进口关税水平看,中国平均进口关税由1992年的42%左右下降至1997年的17%,降幅达25%。加入WTO之后,中国履行货物降税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进一步降至2010年的9.8%。入世后,中国还不断开放服务市场。截至2007年,在WTO分类的12大类服务部门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履行承诺开放了9大类的100个分部门,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承诺开放108个分部门的水平。

在投资开放领域,中国向外资开放的领域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稳步推进,不断扩大允许外资从事服务业的业务范围。2010年,中国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制造业。2020年,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达7767.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实际引资总额的77.7%。

在区域开放方面,中国以经济特区为起点,逐步由沿海开放向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延伸,最终形成了空间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随着中国全面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实现了由国际分工的参与者、融入者向国际规则的倡导者和引领者的蜕变。

可以说,渐进式开放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妥善处理开放、稳定和发展关系上的智慧,为确保中国各项改革事业稳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结构不平衡格局下保护自身利益,优化开放路径贡献了中国经验。

从国内角度看,渐进式开放作为国内增量式改革的有益补充,使外来资本和国内民营企业一起,不仅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作为一种竞争压力,有力推动了国有和其他公有制经济的改革。90年代初期,在伴随苏东剧变而席卷全球的经济自由化大潮中,中国没有盲目采纳激进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在正式加入WTO之前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避免了过快开放给国内企业带来的冲击,有效降低了改革阻力,为确保国内经济政治秩序的稳定和改革计划的稳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全球角度看,渐进式开放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结构不平衡格局下,与世界各国通过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理性选择。其合理性和互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存在高度不平衡的情况下,渐进式开放一方面使中国以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本国经济和产业发展获得了必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另一方面有效保护了本土产业,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免受强大外来资本的冲击和瓦解,在逐步培育、构建本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同时,成功避免了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分工陷阱”。

其次,中国在渐进式开放进程中,阶段性地扮演了“世界工厂”和“资源中枢”的特殊角色。中国利用本国人口红利和规模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成功连接了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市场,不仅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而且为全球市场贡献了质优价廉的工业制成品。

最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在全球经济缺乏增长动能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承担发展中大国责任,以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为抓手,发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倡议,并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之间进行的产业对接与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动力,而且为世界经济开放与合作提供了新的理念、思路和模式。

(作者:刘艳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