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大家评

中国—新西兰双边合作持续向前发展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0日    来源:金融时报

目前,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货物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目的地。中新经济高度互补,多领域合作呈现跨越式发展。这种建立在产业结构合作互补基础上的经贸往来,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深耕细作,不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互补格局,更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新合作硕果累累

新西兰作为对华合作的先锋,在发达国家与中国经贸交往中创下多项开创性纪录:首个完成中国入世谈判的发达国家,最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西方经济体,率先启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的发达国家,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全面自贸协定的西方国家,首个与中国香港单独签署自贸协议的发达国家,首批申请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创始成员国,最早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的发达国家,首个完成自贸协定升级的发达国家。诸多首创构成的一系列中新经贸合作模式,使新西兰成为持续引领发达国家对华国际合作典范。

中国长期稳居新西兰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的地位。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机械产品和纺织品等,自新西兰进口主要商品为乳制品、原木及木制品、肉类等。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中新双边货物贸易额为201.5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77.4亿美元,进口额124.2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双边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已从单一贸易关系发展为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贸合作。新西兰在华投资主要涉及农林、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加工、医药、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对新投资主要涉及乳业、农牧业、保健品研发生产、环境保护、家电研发制造、飞机维修制造、旅游酒店等领域。

2025年1至6月,中新贸易额累计已达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中国向新西兰出口达36.6亿美元;中国自新西兰进口达7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2022年4月7日生效的《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开启了两国经贸合作新纪元。该协定在服务贸易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中国首次向新西兰开放环境、航空运输等22个全新服务领域,同时优化了房地产、翻译及教育等17个原有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2024年1月1日开始协定全面施行,新西兰乳制品获得免关税、免配额双重优惠,最终使新西兰对华出口产品零关税覆盖率提升至98%以上。新西兰连续7年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是在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上,新西兰组建史上最大规模经贸代表团,现场与中国企业达成数十项合作协议,创下历届参展最佳成绩。

自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签署至2024年,新西兰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4.1%,远高于同期其对全球出口额7.7%的年均增速。自贸区建设是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已于2022年4月7日正式生效实施,再度为双边关系“添砖加瓦”。中新双方在原自贸协定中已实现高水平自由化,分别达到97%和100%的零关税水平。《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充分发挥了经贸务实合作对中新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我国加快推进中新自贸区升级的深远意义在于:一方面,这一举措通过制度性安排有效延长了中新双边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升级实践形成的创新经验(如规则对接、市场开放等机制)已成为可复制的制度模板,为后续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FTA谈判及升级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助力中国外贸从规模优势向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双边合作最新进展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中新双边合作日渐加深。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货物贸易逐渐延伸到服务贸易、技术合作、直接投资等众多领域。两国在金融、教育、旅游、环保技术等行业的合作日益紧密。这是中国经济增长与中新双边经贸关系深化的必然结果,也为两国在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发展壮大带来更多机遇与活力。

在经贸合作方面,距第六届(2026年)消博会尚有9个月,首份参展合同由新西兰知名羊驼制品企业Pacific Alpacas正式签订,其成为第六届消博会首个参展签约企业,即“1号参展”企业。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于6月份正式签署了《有机产品认证合作2025-2026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将通过统一认证标准、简化贸易流程等举措,为两国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提供制度保障,标志着中新经贸合作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新突破。

在旅游和民间交流方面,2024年6月,中国宣布对新西兰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双向旅游活力进一步增强,仅2024年前三季度新西兰公民来华就达8.62万人次,展现出两国旅游市场的良性互动格局。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中国内地赴新游客达24.83万人次,稳居新西兰国际游客来源国第三位,贡献旅游消费8.43亿美元。中国游客人均消费达3845美元/次,消费能力在新西兰主要客源国中保持领先地位,凸显高端旅游市场潜力,中新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作为中新两国地方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迎来十周年,2025年5月,第三届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暨友城交流节在成都圆满举办,活动汇聚两国22个城市的市长及代表约150人,通过高层对话与民间互动,进一步夯实了双边城市合作的坚实基础。

在科技和交通合作方面,2025年初,中国与新西兰联合开展的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科考创下多项纪录。1月1日至3月21日的76天航次中,两国科学家克服魔鬼西风带的极端海况,完成32个潜次任务,其中,更以75小时内连续5次下潜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作业纪录。作为人类首次对该海沟的系统科考及中新第二次深潜合作,本次航次不仅获得突破性科学发现,更推动了全球深渊探索国际合作体系的完善。

中国东方航空将于2025年12月正式开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上海浦东—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这不仅是该航司首条贯通亚美大陆的“南向通道”航线,更被新西兰政府列为提升全球航空网络韧性的关键举措,标志着跨洲航空运输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中新两国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一方面,不仅显著提升了两国吸引外资的效率,并直接拉动了本地就业增长,在当前全球高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成为稳定外资流入、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中新两国通过实践对接国际合作规则,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良性互动,更持续拓宽了两国多领域创新合作的维度,既强化了各自国际竞争优势,又带动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延伸。

作为新西兰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在新西兰对外贸易格局中占据核心地位,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基础深厚。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更为中国参与CPTPP、DEPA等多边经贸机制谈判,以及完善RCEP负面清单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全面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通过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阻碍和复杂程序,提高投资效率,吸引更多双边投资。积极培育未来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兴领域,如食品科学、环境保护、农业经济等领域。通过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向和领域,继续挖掘更深的合作潜能,中新两国必将不断谱写出更多双边经贸合作的精彩乐章。

(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 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