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电动汽车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发布日期: 2021年06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96.7万辆和95万辆,均同比增长2.2倍。外媒持续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领域发展情况,认为中国不仅在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优势,在打造自主品牌方面也有巨大潜力。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认为,随着电动化成为汽车行业发展方向,中国在建立工厂方面积累领先优势。越来越多传统跨国汽车制造商将生产基地设立在中国,例如德国大众最近开始在中国开设第三家电动汽车工厂。中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吸引跨国车企的重要原因。“中国已经拥有的充电桩数量,是世界其他地区总和的数倍。”报道援引专注于亚洲电动汽车行业的一家咨询公司的分析指出,跨国车企普遍看好中国市场持续增长的消费潜力。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和融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本土品牌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文章援引今年3月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半年有购车意向的潜在客户中,半数以上会选择中国国产品牌,而2016年这一比例仅为20%左右。其中,26岁以下受访者倾向于购买本土自主品牌汽车,在各年龄段潜在消费者中比例最高。
“德国之声”网站报道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增长,离不开低碳环保发展理念的普及。由于对环保的日益重视,许多大城市正在放慢燃油汽车的发展速度,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上升。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相关报告显示,不仅在大城市,中国农村地区的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对此,日本《日经亚洲评论》网站报道认为,这源于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性价比的提升。报道发现,紧凑型商用电动汽车在中国农村地区大受欢迎。目前,价格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车型,约占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1/4。文章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左右,电动汽车在大众市场和中端市场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在价格、设计和品质上的综合竞争力较强,拓展海外市场具有显著优势。“在低碳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电动汽车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