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政策速递

上海警方推出5项20条便利化措施,助力第八届进博会成功精彩举办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2日    来源:上海发布

上海市公安局介绍,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上海市公安局聚焦展客商、企业和广大市民的需求,研究推出5项20条公安便利化举措,包括“优化升级出入境便利服务组合包、提升进博警企‘直通车’服务能级、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升国展中心内部通行便利、优化证件注册和管理”五大方面,助力第八届进博会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详见↓

在进一步优化往届便利化举措的基础上,市公安局还首创推出了5条举措,即:首次将电子口岸签证适用于进博会外籍展客商、首次为境外观众提供全程网办口岸团体旅游签证便利措施、首开“蓝鲸护企工作站”进博服务点、首建警民警企沟通专栏、首次实现第五至第七届历史证件复用。

推出促展、便民服务举措

一是优化证件注册和管理措施。本着方便展客商办证参展的原则,在往年证件复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证件复用范围,将符合条件的第5至第7届历史证件激活复用,展客商报名参展时在报名页面可直接勾选证件复用选项,通过审核后即可直接使用往届证件入馆,无需另行制作、领取新证件。此外,积极协调进博局将展会注册系统截止时限从10月中旬延长至10月31日,并根据展会组织方需求,开放临时性注册绿色通道。同时主动优化制证工作,压缩各环节时间,对于在10月30日前收到的制证证件,将制证时间由7天压缩至5天,对于10月31日后收到的制证申请,将制证时间压缩至48小时以内。

二是提升国展中心场馆内部便利。新增4.1H馆、8.1H馆12、13号门安检验证口作为平峰期人员出入口。在国家会展中心东西南北4个登录厅、馆间通道、办公楼等处共设置人员验证点28处,进一步缩短进馆排队时间。同时积极协调停车资源,推动国展中心内部展客商停车位增加至2803个,较往届增幅达5%。盘活周边商圈的停车资源,在毗邻国家会展中心1公里内新开的豪盛广场、新虹桥中心地下车库预留了部分停车位,专门面向参展商开放预约停车服务,方便自驾参展。

三是畅通警企警民联系沟通渠道。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门户网站主页醒目位置设置“警企直通车”专栏飘窗。同步在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开设“进博会警民警企沟通专栏” 。企业和群众可浏览警方发布的各项进博会便利化举措,查找历届常见问答,也可提问咨询。

延伸“蓝鲸”护企服务触角

本届进博会,上海公安经侦部门首次被纳入进博服务保障序列。工作任务启动以来,全市公安经侦部门依托“蓝鲸”护企机制,主动作为、整合资源、精准发力,积极为全体展客商企业提供各项便利化服务。

一是主动访企问需,做到企业不出门、服务送上门。针对进博会期间参展客商多、来沪时间集中等特点,主动延伸“蓝鲸”服务触角,在机场、车站等区域广泛开展护企宣传,并充分发挥各区工作站在企业“家门口”建站特点,围绕进博办展、行政服务、法律咨询等方面,依照企业意愿,通过上门、座谈、电话、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在沪经营的展商企业开展问需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在沪经营的展客商走访问需,收集企业关于防范经济犯罪、公安业务办理、行政服务支持等方面需求近千条。

二是主动跨前服务,做到企业有需求、“蓝鲸”有回应。针对法律咨询需求,结合近年来上海公安机关打击的典型涉企案件,围绕“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类犯罪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为进博参展企业编制了10余项授课教材和视频课件,目前,已在国展中心组织开展了多场现场咨询及风险防范座谈会。针对展会事项需求,围绕企业提出的“证照快速办理”“提高短驳运力”“加大场馆展台位置指引”等具体需求,及时协同进博局和国展中心,为企业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三是主动延伸护企,做到警企零距离、服务一站到。线上,通过“警企直通”平台,开设线上问卷窗口,为非本市的进博参展企业提供专项问卷,了解掌握全部进博展客商的需求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措施和服务内容;开设警企警民沟通专栏,参展企业可以个性化提出需求,以便即刻响应、联动处置、及时回复;开设线上课程及防范提示栏目,相关课程已在平台集中投放,供企业随时观看。线下,在国展中心北馆二号口处设置了进博“蓝鲸”护企服务点,由多警种联合入驻,为企业提供咨询答疑、涉企犯罪报案指引以及涉企纠纷调解等服务。

优化道路交通组织

根据本届进博会展会总体规模超过上届的实际情况,除国家展览中心本馆展览活动外,展会期间还将举办虹桥论坛、上海会议活动等多场场外活动,道路交通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从周边道路看,目前诸光路(徐民东路-崧泽大道)段仍处施工状态,维持三车道南向北单向通行,给道路通行带来一定影响。对此,上海公安交管部门秉承“既保安全、又优服务”的理念,会同相关部门精细规划交通组织,创新优化便利举措,全力保障进博会期间参展、观展人员及周边市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出行便利。

一是严格控制凭证通行管控范围,减少出行影响。围绕国家会展中心设定了交通管制区域,在管控区域范围内的车辆需要凭证通行。管控范围维持在2-3平方公里范围,具体管控措施时间为11月4日至11月10日每日6时至21时。在管控区域经营、生活有出行需求的居民、企业,警方将会同物业、居委统一登记、免费发放车辆通行证,保障企业群众日常出行需求。目前,此项工作正抓紧组织开展,预计将于本月底前完成。

此外,盈港东路(蟠秀路-诸光路)不再采取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管理措施。

二是沿用“即停即走”区域,提升抵离便利。为了便利参展观展人员快速抵离国展中心,本届进博会将继续设置5处即停即走点,分别位于P0、P1、P6、P8、P15停车场内,其中P0、P1、P15停车场可供全天使用,P6、P8停车场仅限上午使用,最大程度满足嘉宾搭乘网约车等非预约车辆临时上、下客需求。

同时,公安交管部门加强与高德、百度导航公司的协调沟通,在进博会期间推出“交警推荐”功能,提供交通限行措施提示,并根据停车场流量情况智能推荐可抵达的即停即走停车场,市民可以结合出行需求选择距离场馆最近的停车场,导航将自动规划行驶路径。此外,公安交管部门协调市大数据中心和进博局优化国家会展中心内部步行导航功能,实现使用高德、百度可直接引导至各展馆入口,进一步提升参展人员便利性。

三是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指引。前期,公安交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家会展中心周边交通标线淡化、绿化遮挡、标志标牌缺失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已将所有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确保国展中心周边道路标识清晰。同时,根据上届进博会的运行经验,公安交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在外围配套停车场、临时性交通管理措施前,增加提示和引导标志50余块,为参展、观展人员提供更加清晰的道路指引。

在此,针对进博会期间市民出行,公安交管部门再做以下两点提示:

一是进博会期间,特别是展会活动较为集中的11月4日至6日恰逢周二至周四,届时临时交通管制、入场离场高峰叠加工作日早晚高峰,或将给周边道路通行带来较大压力。因此,建议国展中心周边居民和途经附近道路的市民,展会期间通勤、上学请适当提早出行,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错峰出行。

二是根据已发布的进博会期间交通管制通告,除了凭证通行的管制区域外,还有一些禁非、禁摩、禁货的措施也要提醒市民注意。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出行方式和途经区域,对相关的交通限行措施进行了解,提前合理规划出行线路。

升级出入境便利服务组合包

上海警方发挥出入境政策优势,一方面延续往届好的做法,比如为免签入境外籍展客商提供办理相关停居留证件便利、将永居证列入进博会报名信息选项,另一方面推出出入境便利服务“组合包”升级版,为各类境外展客商适配最精准的出入境便利服务措施。

一是展会前,政策措施精准适配。为本市企事业单位、外省市参展企业邀请的外籍展客商分别适配了电子口岸签证、口岸签证政策,并为境外组团来华的外籍普通观众适配口岸团体旅游签证政策。特别是,用足用好政策优势,首次将电子口岸签证直接适用于进博会外籍展客商,本市企事业单位可为邀请的外籍展客商申请电子口岸签证,相关办事指南可在进博局官方网站或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进行查询并申请办理。外籍展客商凭申领的《电子口岸签证确认书》即可入境参会,享受全程网上办理、无需纸质材料、免交护照原件、免贴纸质签证以及快速通关的便利。

二是展会期间,服务举措精准到人。在前期向注册报名的境外展客商全量发送中英双语政策解读邮件的基础上,对居留许可即将到期的展客商进行针对性推送,做到“点对点”精准送策到人,并引导其前往展会现场开设的境外人员服务站,提供现场办理、当日领证的便利服务。期间,还将组织重点单位和人才开展“看进博”移民融入活动,邀请持永居证注册报名观展的外籍人才现场观摩进博会。

三是展会后,引才利企精准延伸。依托市公安局虹桥海外人才直联平台,为进博会“引进来”的有意留沪发展的外籍展客商,提供出入境、治安、交管、人口等4大类19项公安高频服务事项。主动对接参展500强企业中符合永居证办理条件的高管人才,提供“五星卡”咨询、办理等精准服务。同时,依托直联平台“走出去”办证专窗,为重点企业聘雇的内地人才,提供加急办证、签证办理指引、境外证件遗失应对指南等一揽子全周期服务保障,并提供24小时港澳智能签注服务,助力企业员工赴港澳商务“说走就走”。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