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央视新闻客户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全球好货齐聚上海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8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海,既是我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是最早提出“首发经济”的城市。近年来,上海围绕“首发经济”密集推出全球首店落地、新品首发以及潮流首秀活动。
张园保税仓:百年建筑的功能重塑
在上海静安区有一座全国面积最小,也是全国首个在中心城区开设的保税仓库——“张园保税仓”。这座保税仓有什么不同?它和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以及“首发经济”的打造又有什么关联?
在上海石库门历史街区,这座仅220平方米的古朴小楼曾经是一栋普通的民宅。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里吸引了全球无数高端品牌的目光。因为这里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而是一座位于核心商圈、嵌入文物保护建筑内的“高端商品展示平台”。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主任 姚磊:它的面积很小,但它的作用很大。很多国外的一些品牌,尤其是全球限量款,它的产品价值很高,可能单品价值都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果能免税进来展示,它的成本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去年11月份和上海海关一起,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我们一起打造了这样的一个叫智慧监管张园保税仓。
过去,保税功能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综合保税区内,而且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张园保税仓打破常规,把“保税仓”暂缓征税的功能直接融入到城市消费场景中,将“仓储”变为“展示”,将“保税”变为“体验”。即看即提、即买即走,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了更多便利。
张园之外,南京西路商圈仿佛一扇“世界橱窗”,集聚了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主任姚磊介绍,南京西路商圈每天大约50万人次。外国人到上海到静安来消费,我们要给他营造一个非常友好的消费环境,这个当中,离境退税是很重要的一环。以前我们办一个退税可能用20分钟,而今年我们推出自助机,可以实现3到5分钟完成退税。
火爆的“中国游”带火了“中国购”。今年暑期,上海海关共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超3万票,验核退税商品金额超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成为上海消费增长新亮点。
进口水果来源地增加 更充分满足消费需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消费国,上海口岸则是全国进口水果量最大的口岸。自“进博会”举办以来,更多的进口水果通过这一平台亮相。这些年,有哪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水果获准进入到中国?它们给国内消费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在上海浦东一家生鲜超市的水果专区,五颜六色的进口水果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某生鲜超市采购经理苏伽介绍,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进口水果都来自南半球国家,因为可以和中国的时令性水果形成互补。包括蓝莓、樱桃、柚子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水果,因为进口来源地的增加,已经可以做到全年供应。
今年6月开始,马来西亚的新鲜榴莲也被获准进入中国,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市场上榴莲的供应。伴随着一系列通关便利政策,进口榴莲如今36小时就可送上中国消费者餐桌。
小水果见证大开放
从上海入境的进口水果通过什么方式来到中国?能够享受哪些便利?记者来到了华东地区最大的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寻找答案。
在进博会举办之前,国内市场上只有一两个国家的牛油果。而今,中国市场已经准入包括菲律宾、南非、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在内的13个国家的牛油果。
现场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的秘鲁蓝莓。工作人员介绍,秘鲁是全球第一大蓝莓出口国,而中国是秘鲁重要的出口目的国。
秘鲁钱凯港是中秘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数据显示,钱凯港一期工程可以每年为秘鲁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这艘货轮就是23天前从秘鲁钱凯港出发,昨天晚上10点抵达上海港。这里面主要的货物就是秘鲁蓝莓。另外还有秘鲁的牛油果,厄瓜多尔的香蕉,以及南美其他国家的农食产品。
每周都有2艘这样的集装箱货轮从钱凯来到上海。据统计,自进博会举办以来,中国市场已新增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种水果。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水果”,通过进博会这样一个平台见证和分享中国“大市场”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再到“爆品”的完美转身。
(记者:叶奂、聂继承、朱黄英哲)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