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专题

您在这里: 首页 专题 媒体话进博 中央媒体

【中国新闻网】赢创大中华区总裁夏赋良:中国起点,全球输出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是一个起点,本土研发成果是能向全球输出的。”赢创大中华区总裁、赢创工业集团定制化解决方案业务板块亚太区负责人夏赋良近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家全球知名的创新型工业集团,今年将首次亮相进博会的新材料专区,并带来11款创新产品,其中4款为全球首发,更有2款是中国本土研发的全球首发产品。

  数字背后,是这家拥有170余年历史的德国企业在华战略的深刻转变。从“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应用,到“在中国,为全球”的创新输出,其“中国研发生态”正在悄然成型。

  在即将举行的第八届进博会上,赢创将展示其在生物基解决方案、能源转型、循环经济三大创新增长领域的成果。对于这一开放的平台,夏赋良评价道:“进博会的‘和合共生’基因,与赢创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本届进博会期间,赢创计划推进多项战略签约,包括在陕西榆林建立榆林赢创融合科创中心;与厚新健投合作设立中国创新基金,专注于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创新投资;联动361°、旭川、蜜丝婷、亚东等伙伴发布新品。

  其实,一路走来赢创在中国市场的进化路径清晰可见:从最初的产品进口,到建立中国国内生产体系,再到把更多创新和研发活动落地在中国。

  2024年,赢创将上海研发中心升级为“赢创上海创新园”,使其成为赢创全球六大核心研发基地之一。园区内不仅建成了全球锂离子电池中心、上海增材制造技术中心等先进研发设施,还拥有35个实验室。

  升级后的上海创新园将具备跨业务的资源配置能力与技术优势,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实验工厂、应用技术、测试分析服务和风险投资活动于一体,并且到2027年,上海创新园的研发人员数量将翻番。

  在此前的上海创新园更名活动上,夏赋良就曾表示,上海创新园的设立以及本地研发活动的拓展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调一致,为赢创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也体现了赢创通过投资市场驱动型创新领域来支持中国市场发展的承诺,“我们希望推动本地创新,服务全球”。

  眼下,中国研发成果的全球输出已不是愿景,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在电池领域,赢创将全球锂离子电池中心放在上海,汇聚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专家与中国团队协同研发。

  研发成果首先服务于中国市场,因为龙头的电子生产厂商大部分都在中国。一旦产品在这些客户那里通过性能测试并得到应用,就意味着不仅能在中国使用,还能出口到欧洲等全球市场。

  由此,赢创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也已超越简单的本土化,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利用中国庞大市场的需求优势,孵化能够服务全球的创新成果。

  当前,尽管全球化工行业面临挑战,赢创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未动摇。

  2024年,赢创中国全年销售额达152亿欧元(约等于1256.5亿元人民币),可折旧前的利润21亿欧元(约等于173.6亿元人民币)。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化学品生产国,2024年占全球份额42%,是全球化工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夏赋良表示。

  他对中国市场持续看好:“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抱有坚定信心,持续加码在华投资,不仅能精准把握中国经济升级与产业转型带来的机遇,更能助力我们强化本土创新实力、完善生产布局,从而更高效地服务亚太乃至全球市场。”

  赢创的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集团销售额达到“三分天下”的局面,即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占30%。而中国,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记者:李佳佳)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