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光明日报】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举办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9日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在10月2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目前,展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盛秋平表示,今年进博会不断拓展现代产业新赛道,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此外,还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助力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发展新型消费。
第八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在展区策划上,企业展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品、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创新打造“进博体育公园”“国际汽车文化展示区”等亮点板块。“银发”题材从医疗展区拓展至消费品展区,推动产业跨界联动。为推动落实“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在农食、医疗及消费品等展区将集中呈现从饮食调控、科学运动到健康生活方式的全链条前沿成果。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介绍,全球头部企业齐聚进博会,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将重磅亮相。众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将首次参展,并带来首秀新产品,如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
本届进博会的国际参与更广、更深、更实,通过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支持,推动当地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首次推出国际友城联展和“魅力友城”展示专区。“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信念是确定的。”盛秋平说。
“上海根据参展观展的不同需求,面向中外展客商提出了一系列服务措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今年首次将电子口岸签证适用于进博会外籍展客商,并在机场口岸开通16条进博会边检专用通道,提供即到即办的通关服务,对于需要办理临时入境许可的外籍展客商,提供“审核、签发、入境”一站式服务。目前,上海已形成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元化入境消费支付系统,6.6万家商户、9.6万台终端支持受理境内外银行卡支付,“碰一下支付”成为外国人在上海热门商圈消费支付的新选择。
进博会同期将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设置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吴政平介绍,论坛设置了“重振多边合作”“数智赋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及“更加开放的中国”等热点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立场。
本届进博会上,将继续发布虹桥论坛的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报告首次从跨国公司视角分析开放实践,新增“跨国公司与中国:相向而行”专章,丰富了对国际开放合作模式的研究视角。
第八届进博会国家展共有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尼日利亚、瑞典、哥伦比亚首次担任主宾国,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参展。吴政平透露,中国馆将全面展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展品包括CR450动车组模型、月球科研站沙盘和“嫦娥五号”月壤样本、6G应用场景裸眼3D展示、脑机接口平台等前沿科技展项。同时,展示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中国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提供便利的务实举措和实际成效,向世界诠释中国大市场是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本报记者 董蓓)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