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专题

您在这里: 首页 专题 媒体话进博 中央媒体

【中国报道】“洋土特产” 有多“洋”,又有多“土”?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8日    来源:中国报道

又柔又暖的新西兰羊驼被、味道清新的澳大利亚精油、带有醇厚果香的哥伦比亚果干巧克力、带着南美阳光气息的秘鲁沙漠脆莓,裹挟着亚马逊雨林晨露的巴西阿萨伊果,浸润着巴尔干半岛沃土芳香的塞尔维亚黑松露……这些曾经带着鲜明异域标签的 “洋土特产”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展厅里交织成独特的跨国消费图景,他们早已褪去 “水土不服” 的青涩,成为市场新宠。进博会,一场关于产品、文化与消费的双向奔赴,正在重塑全球贸易的新生态。

“洋土特产” 中国化的故事

“从9平方米到120平方米,我们的展位扩张史,就是中国市场的接纳史。” 新西兰太平洋羊驼家纺集团联合创始人耿聪这样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外资品牌的心声。连续6次参展的他,至今记得首次参加进博会时的惊喜:9平方米的狭小展位上人头攒动,传统款羊驼被3天内被抢购一空。耿聪发现,中国消费者对 “洋货” 的需求早已超越 “猎奇”,品质与适配性才是长久之道。

基于对中国气候和消费习惯的调研,该公司与中国企业联合研发,将羊驼被进行了针对性改良——优化纤维配比使其更轻更透气,适配南方潮湿气候和北方供暖环境;调整尺寸规格以契合中国家庭的床品标准。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让产品年销售额增长率连续六年超过100%,如今中国市场已占据公司全球销售额的60%以上。“中国消费者的品质追求,倒逼我们完成了从‘单纯出口’到‘联合创新’的转型。” 耿聪指着占据展厅C位的新款羊驼被说,这款融合了中国传统家纺工艺的产品,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的爆款。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农食产品展区规模创下历届之最,成为全球"土特产" 的汇聚舞台。《中国报道》记者看到,巴西展团的展品清单堪称 "雨林宝藏合集":首次亮相中国的棕榈心被巴西当地人视作 "酱菜珍品",富含高浓度花青素的阿萨伊果被誉为 "超级食物",还有国民茶饮马黛茶、天然蜂胶等特色产品,全方位呈现南美风味。赤道之国厄瓜多尔带来了稀有品种"红皮蕉",常年恒温的热带环境赋予其独特花香;秘鲁的 "佳沃沙漠脆脆莓" 则依靠直连上海的高效冷链,将运输时间从30多天压缩至20天,让遥远沙漠的脆爽口感新鲜直达餐桌。在8.2号馆新增的肉类专区,巴西、阿根廷等国的优质肉类香气四溢,隔壁的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区,罗马尼亚葵花籽油、捷克利口酒、波兰三文鱼沙拉罐头等新品集中登场,全方位展现中东欧生活美学……

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让“洋土特产” 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灵魂。哥伦比亚Lok巧克力品牌创始人玛瑞娅・安古洛正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芒果味巧克力。“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我们的纯黑巧克力销量平平,直到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果干与甜食的搭配情有独钟。” 玛瑞娅・安古洛的团队耗时一年调研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发现荔枝、芒果、草莓等本土水果在甜品中的高使用率,于是推出了融合哥伦比亚可可醇厚口感与中国果干风味的系列产品。

这款创新产品一经上市便广受好评,更让玛瑞娅看到了深层合作的可能。“中国消费者既愿意尝试异域风味,又坚守健康理念,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她在本届进博会上明确表示,希望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开发添加枸杞、红枣等传统养生食材的巧克力产品。“真正的本土化不是迎合,而是让两种文化在产品中共生。” 玛瑞娅指着展台上的产品包装说,包装上采用的中国传统纹样设计,正是与中国设计师合作的成果,这让产品在电商平台的点击率提升了40%。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中国年轻群体的需求变化正在成为“洋土特产” 迭代的风向标。从事进口品牌运营10年的汪文斌,带着澳大利亚植物精油和香氛产品站上进博会舞台。“中国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却又注重健康养生,便携、高效的产品才符合他们的生活场景。” 汪文斌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超过七成的中国年轻消费者将 “舒缓压力”“辅助睡眠” 作为香氛产品的核心诉求。这款被年轻人称为“解压神器” 的精油喷雾,不仅在使用方式上采用喷雾形式,比涂抹更贴合中国习惯,其成分选择也融入了中国消费者对 “天然健康” 的执念 —— 添加了源自中国云南的薄荷提取物,香气更符合东方嗅觉偏好。“我们不再是简单地把国外产品运到中国,而是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反向输入到生产端。” 汪文斌透露,该系列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三年,销售额年均增长 80%,其中 90% 的消费者为 35 岁以下年轻人。

从 “商品流动” 向 “价值共生” 的升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已超过5000 亿美元,其中 “食品及农产品”“消费品” 等品类占比始终保持在 40%以上。越来越多的 “洋土特产” 通过进博会落地中国,从单一产品进口升级为产业链融合,从短期贸易合作延伸为长期战略布局。

进博会的平台效应,不仅让“洋土特产” 找到了中国化的路径,更构建了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数据显示,第八届进博会参展企业中,有超过60%的企业带来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产品。这些产品的背后,是跨境研发、本土生产、精准营销的全链条升级。

正如耿聪所说:“进博会不是一次简单的展会,而是让全球企业读懂中国市场、融入中国经济的窗口。”洋土特产” 的中国化之路,本质上是全球贸易从 “商品流动” 向 “价值共生” 的升华。在进博会搭建的桥梁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被精准捕捉,全球企业的创新活力被充分激发,不同文化的饮食、生活习惯在碰撞中交融。

随着中国市场的持续开放和消费升级的深入推进,“洋土特产” 的中国化故事还将继续书写。未来,会有更多融合东方智慧与西方工艺的产品涌现,更多跨国产业链在协同创新中实现共赢。而进博会,终将成为这场全球贸易变革中最生动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开放、合作、共赢的主旋律,正通过这些带着泥土芬芳与阳光气息的“洋土特产”,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