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红网】一粒非洲芝麻的中国飘香记|舌尖上的非洲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5日 来源:红网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吃到的零食越来越香了?
可能是一包嚼劲十足的辣条,可能是一把香脆的坚果,也可能是一块酥脆的饼干——这些让你停不下来的美味背后,很可能都藏着一位来自非洲的“秘密武器”:芝麻!
一粒粒饱满的非洲芝麻,正漂洋过海,闯入中国人的零食袋、调味罐和早餐桌,开启一场味蕾的奇幻之旅。
非洲来的“黄金颗粒”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阳光慷慨地洒落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尼日尔和尼日利亚的农田里。这里生长的芝麻颗粒饱满、香气浓郁,含油量高达50%以上,堪称芝麻界的“优等生”。
“非洲芝麻的品质确实出色。”一位从事芝麻进口二十年的贸易商表示,“特别是埃塞俄比亚的芝麻,颗粒大、色泽好、香味浓,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在埃塞俄比亚的农田里,农民们手工收获成熟的芝麻荚,经过晾晒、脱粒、筛选,最终得到颗粒饱满的芝麻籽,这些芝麻被装袋后,首先通过卡车运往吉布提港,然后搭乘货轮,经过20-30天的航行抵达中国港口。
2025年1-5月,中国芝麻累计进口量已达63.17万吨,这些进口芝麻绝大部分来自非洲。青岛港是中国芝麻进口最重要的门户,全国80%以上的进口芝麻都从这里入关,大量的芝麻进口商和生产加工企业也聚集在青岛周边地区。进口芝麻享受“随到随检”的便利服务,通过“云港通”智慧系统,查验流程大幅简化,通关时间缩短至2天以内。
高效的通关意味着更新鲜的品质,一周内,非洲芝麻就能出现在各地的食品加工厂,变成消费者手中的各种产品。
数字里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粒非洲芝麻的中国之旅,是一段跨越万里的奇妙历程。
“过去,非洲芝麻来华需要辗转多个中间环节。”一位国际贸易专家介绍,“如今随着中非经贸合作深化,特别是零关税政策的实施,非洲芝麻得以更直接、更便宜地进入中国。”
这条贸易通道为非洲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埃塞俄比亚,芝麻种植已成为许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让这些农户有了可持续的生计。
非洲芝麻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令人惊叹: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芝麻进口国,占全球芝麻消费总量的38.4%;
2025年1-5月全国累计进口63.1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88%,较近五年均值高23.33%;
2025年1-7月全国芝麻进口额11.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在主要芝麻消费省份,非洲芝麻的市场占有率已达七成以上。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中国食品企业的选择,一位调味品企业采购负责人坦言:“要么非洲芝麻,要么就不够香。”
一粒芝麻背后的中非情谊
在湖南平江的辣条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将烘烤过的非洲芝麻撒在辣条上,芝麻糖、麻薯、能量棒等零食也都因为非洲芝麻的加入而香气倍增。
从小磨香油到芝麻酱,非洲芝麻正在成为调味品企业的首选原料,在华北地区,一些传统的香油作坊已经开始专门采购非洲芝麻。
在山东的一家食品加工厂,非洲芝麻经过清洗、烘烤、磨制,变成了香浓的芝麻酱;在河南的工厂里,它们被冷榨成金黄的芝麻油;在广东的食品厂,它们与糖浆混合,变成了香甜的芝麻糊;在上海的烘焙工坊,它们洒在面包表面,经过烘烤散发出诱人香气。
非洲芝麻正以一种温暖的方式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中国的农业技术也在帮助非洲农民提高芝麻产量和质量。“我们向非洲派出了农业专家,帮助当地农民改进种植技术。”一位中非合作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提供更好的种子和种植方法,非洲芝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持续深化,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非洲农产品像芝麻一样,走进中国千家万户。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中非合作加工的农产品出现。比如在非洲当地建立芝麻加工厂,生产芝麻酱、芝麻油等产品后再出口到中国,这样既能带动非洲当地的工业发展,也能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
所以,下次当你品尝香喷喷的芝麻美食时,不妨想一想:这小小颗粒,竟是从遥远的非洲大陆而来,带着阳光的味道和跨越山海的情谊。
这就是全球化的味道,也是中非合作的味道——香,真香!
(记者:卢欣)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