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大皖新闻】进博会外企供需对接会在合肥举办 21家国际展商与130余家皖企精准对接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2日 来源:大皖新闻
9月20日下午,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进博会外企供需对接暨投资交流活动在合肥成功举办。活动现场,21家进博会参展商代表与130余家安徽本土知名企业现场洽谈并建立了联系。
安徽累计采购成交金额147.4亿美元
进博会是感知全球创新脉动、汇聚世界经贸活力的“金字平台”。据介绍,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安徽累计组织1.1万家采购单位、4.8万名人员参会,采购成交金额147.4亿美元。进博会已成为安徽引进国际一流产品、技术和服务,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的重要平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吴政平介绍,七届累计吸引约2.3万家次境外企业参展,展示近3000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意向成交金额超过5000亿美元,一大批投资项目落地,全球资源要素通过进博会平台源源不断进入中国。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号至10号在上海举办,目前,企业商业展已有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交易团组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国家展、虹桥论坛、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等其他工作都在按计划推进。
外资企业贡献突出 发展空间广阔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目前共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在安徽省设立企业超5000家。虽然外资企业仅占全省企业总数的3.8‰,但却贡献了全省23.8%的进出口、1.9%的城镇就业岗位和7.0%的税收。
安徽产业基础厚实,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均已超万亿规模,新材料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均超5000亿,中国每出口4台汽车、3台光伏逆变器,就有1台是“安徽造”。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双双跃居全国首位,集聚了大众、比亚迪、蔚来等7家整车企业,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60%。
安徽拥有自贸试验区、21家国家级开发区、7个一类开放口岸和6个综保区,其中国家级经开区13家,数量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已累计形成2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7项为全国首创,1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截至2025年7月底,合肥中欧班列发运突破5200列,通达20个国家、174个国际站点城市。今年计划新增6条国际客运航线、7条国际货运航线,全省国际航线将达到34条。
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法国企业乐斯福已经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了。“安徽的地缘优势和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以及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非常吸引我们。”乐斯福大中华区财务总监张晨表示,“企业非常看好安徽的发展前景,并愿意与安徽的企业和农户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为安徽乃至全国行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安徽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显示,安徽营商环境与广东并列全国第3位。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安徽市场环境指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4位。
为便于外籍人士在皖工作、学习、生活,安徽实施“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设立2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省内三甲医院建设国际医疗部,为重点企业外籍人员提供24小时预约门急诊服务。未来,将建设一流国际化生活社区,汇聚更多的国际医疗、国际教育等资源,为外商在安徽投资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活动现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与安徽安粮新链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澳新食品有限公司、合肥百大集团分别签署了重要采购商《合作备忘录》。此次活动有效搭建了进博会展商与安徽采购商之间的高效沟通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合作渠道,为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融入全球产业链注入了新动力。
(记者:刘旸)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