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专题

您在这里: 首页 专题 媒体话进博 行业媒体

【国际商报】在陆家嘴,见证外企与华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1日    来源:国际商报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81万亿美元,超额完成“十四五”2.5万亿美元的预计目标;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980亿美元,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占全国外资比例从2020年的14%提高到2024年的15.2%;高标准落实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开放水平相当于经合组织(OECD)中等国家水平……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来时路,上海商务事业交出了一份亮闪闪、沉甸甸的时代答卷。

从十里洋场到全球最大贸易口岸城市,上海如何步履铿锵跃升为国际贸易中心?从浦东新区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高地何以从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从“先行先试”到试点措施复制推广,“上海经验”又为中国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了哪些智慧与方案?近期,国际商报记者跟随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走进上海,与读者共同在黄浦江畔聆听中国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探索改革创新的活力密码,记录双向奔赴的动人佳话,感知潮涌东方的澎湃伟力。

(记者:洪剑儒)

黄浦江畔,浦东新区,坐落着这样一片见证和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仅31.78平方公里的土地汇聚了4.7万多家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扎根;285幢商务楼宇鳞次栉比于此,其中税收超亿元楼宇逾110幢;经济总量超6000亿元,以上海市0.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近14%的经济总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压舱石和稳定器。这片孕育发展奇迹的热土,便是陆家嘴金融城。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金融贸易开发区,陆家嘴金融城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更彰显着中国对外资的巨大“磁吸力”:今年1—7月,陆家嘴新增合同外资项目156个,其中新设项目88个,同比增长18.92%;合同外资金额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7%。除了规模体量增加,还有更多外资企业将高端功能、前沿项目和优质资源带到这里。

这片热土缘何能让外资企业不约而同地投下“信任票”?在这里,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透过外资企业在这里的深耕,能否看到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近日,国际商报记者走进陆家嘴金融城,在与多家外企高管的交流对话中,感知外企与中国的双向奔赴。

用脚投票选择中国

“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达索系统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与中国一起和让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的策略,致力于服务和支持广大中国客户,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达索系统大中华区创新业务管理总监索爱伦说,20年来,公司在华业务增长超20倍,客户超6万家,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华业务更是同比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据介绍,达索系统是一家为全球客户提供3DEXPERIENCE方案的工业软件提供商。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超37万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客户。今年7月,达索系统在陆家嘴启用全球第五个、中国首个开放创新实验室,并成立了达索析统(上海)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动中国市场业务深化与本地创新能力提升。

“在项目的后续运营中,我们更是进一步感受到了陆家嘴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政策支持与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这里不仅有作为中国金融和开放高地的‘高度’,也有办事效率、政策传达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有积极倾听我们诉求并及时给予支持的‘温度’,这让我们对未来书写更多‘活力中国’的创新故事充满信心。”索爱伦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索爱伦对于陆家嘴营商环境的评价,也是众多在此落户的外资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国际化、法治化、高效且充满活力——这是我们对陆家嘴营商环境最深刻的感受。”奋迅·贝克麦坚时联营办公室高级合伙人施淼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作为中国法律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奋迅·贝克麦坚时联营办公室的应运而生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的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政策。这项政策的落地打破了以往的服务壁垒,开启了为中国市场提供“一站式”、跨法域法律服务的新模式,为中外律所深度合作创造了条件。

“上海政府部门的专业、务实和对市场创新的支持,为我们在此稳定运营和拓展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种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在此长期发展的信心。”施淼说。

除了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超大规模市场与人才富集优势同样是吸引外企的重要原因。德硕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ABeam Consulting大中华区董事长中野洋辅认为,公司在华深耕20余年,上海是推动其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这里不仅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还是汇聚全球人才的高地。

此外,中野洋辅还注意到中国内陆地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巨大潜力。“许多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企业都非常渴望得到国际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目前,我们已招募顾问团队深入开拓内陆市场,并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欢迎与支持,期待能为更多中国企业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

用心耕耘建设中国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在陆家嘴,记者看到无数外资企业正以生动实践为这一重要论断写下鲜活注脚。

从2003年落户上海,到如今在中国8个城市布局,拥有超1100名顾问,为300多家客户提供从企业战略到业务改革、从IT实施到系统运维等多领域的定制化咨询服务,德硕在华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不仅为中国企业的价值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同众多外资企业一道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今年11月,德硕将首次亮相进博会。中野洋辅表示,公司此前服务的客户主要为在华日资企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量质齐升,中国本土企业对咨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让德硕看到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期待通过进博会这一世界级平台接洽并服务更多中国企业成长发展。

当前,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化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作为联营平台,奋迅·贝克麦坚时联营办公室亦积极助力中国客户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对国际规则挑战,实现跨境合规与稳健发展。

“今年,我们有幸加入了‘浦东新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理事单位之一,积极参与构建面向‘走出去’企业的服务生态。上海不断深化的开放政策,为各类企业持续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多元的合作机会,已成为我们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施淼说。

“当前,全球性的挑战更加纷繁复杂。中国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包括达索系统在内的跨国企业提供了新机遇,也让我们对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充满信心和期待。”在索爱伦看来,达索系统与中国经济的同频共振不仅是商业“对齐”,更融入中国创新生态肌理,汲取活力并将成果辐射全球。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华投入,坚定拥抱中国市场,充分利用中国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机遇,助力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增添动能。”索爱伦坚定地表示。

展望未来,施淼同样信心满满:“作为首家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平台,我们将继续积极面向全球投资者推介中国市场的开放政策与营商环境,同时助力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消除跨境投资与贸易中的壁垒与顾虑,增强双向投资信心。”

施淼表示,奋迅·贝克麦坚时联营办公室未来将紧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深度参与金融创新,为证券、基金等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提供法律支持,并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为客户在新经济形态下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以上海为基点,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的联动,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无缝、高效的服务。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