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新闻中心

您在这里: 首页 新闻中心 进博故事 2024进博故事

进博故事|国产大型邮轮与进博的“五年之约”,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

从首届签约到第六届交付亮相,中船邮轮完成了与进博会第一个“五年之约”,但这只是国产大邮轮的一个新起点。

1.png

爱达·魔都号在太平洋上行驶

“在首届进博会前,我们就意识到,进博会作为一个国家级、全球性的大型展会,是中国与世界相连、相通的平台,必将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同时,作为国家级项目的国产大型邮轮,与进博会‘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非常契合。”谈及首次参与进博会的契机,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爱达邮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这样感叹道。

除了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的五年之约外,几年来,中国船舶集团积极组织下属企业采购、研发、技术等人员到进博会参观洽谈采购。据悉,前六届进博会,作为国资委中央企业交易团成员,中国船舶交易分团共举办5场集中签约活动,深度参与展会期间的多方合作。

进博会见证了国产首艘大型邮轮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全过程,也助力爱达·魔都号完成“始于进博、交于进博”的五年之约。在展会现场,也让国家领导人和多国观众见证了中国造船业新的起点。

2024年元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首个商业航次,执行上海-济州-长崎-福冈-上海航线,航程安全顺利。1月7日,爱达·魔都号顺利返回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圆满完成商业首航任务,也标志着中国船舶从邮轮设计建造到自主运营的全产业链体系全线贯通。

结缘进博,突出国产大型邮轮开放“底色”

“大型邮轮是国之重器和国家名片,爱达·魔都号从策划到实施,始终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和2017年两次见证了中国船舶集团邮轮项目的签约。”杨国兵介绍道,如果说总书记的见证是对邮轮工程的“选题”,那么,在首届进博会上正式签约就是邮轮工程的“破题”,中船邮轮将邮轮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切实举措,也作为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向高端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png

爱达·魔都号停靠在停靠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杨国兵也表示,邮轮产业方面,从设计之初就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正与进博会密切契合。

对于“五年之约”时间线的敲定,则是基于中国造船工业现有能力的研判,选择将签约和交付亮相都放在进博会,将进一步突出大型邮轮的“进博基因”和“开放底色”。

“邮轮产业天然具有国际合作的属性,中船邮轮希望把国产大型邮轮项目打造成进博会的标志工程,体现国家开放合作、包容进取的精神。”在杨国兵看来,进博会对邮轮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船舶集团从中找到了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新路径。此前十余年间,中国邮轮产业属于“过路经济”发展模式,市场和收益几乎被外资邮轮所垄断,本土企业仅能从事港口服务、票务销售等业务。而随着中国船舶集团的邮轮工程在2018年签约,中国邮轮产业自此踏上了“体系发展、国际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这也和进博会提倡的精神紧密相关。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邮轮产业的发展平台,中船邮轮统筹推进邮轮运营、研发设计、供应链业务的发展,着力构建本土邮轮生态体系。在运营端与全球最大的邮轮运营公司嘉年华集团合资组建了爱达邮轮有限公司,朝着中国邮轮旗舰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研制端与全球最大的邮轮制造商芬坎蒂尼集团合资组建了中船芬坎蒂尼合资公司,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国产邮轮的详细设计;供应链端通过收购合资等方式将国内外先进厂家纳入中国邮轮产业,初步建成本土供应链体系,由此形成自主创新的动力。

“五年之约”的背后:多方助力,挑战圆满解决

为赴“五年之约”,中国船舶直面多方挑战。

“大型邮轮的建造和运营是我们向产业的高端发起挑战的过程。我国邮轮产业已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但以旅游服务为主,本土企业多集中产业的底端末游,在大型邮轮的设计、建造、供应链领域几乎一片空白。在大型邮轮研制和攻关过程中,我们面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队伍严重短缺等问题。此外,政策法规方面也进入“真空地带”,可以说,方方面面遭遇了极大的挑战。”中船邮轮总经理助理顾鹏程介绍。

3.png

爱达·魔都号模型在第六届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中展示

受益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心,以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一号大型邮轮的实施和推进,中船邮轮圆满解决了上述各项挑战。具体来看,顾鹏程介绍,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中船邮轮一方面坚持自主培养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断吸纳全球人才,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在研发设计方面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中意一体的设计团队,具备了大型邮轮的详细设计能力;在运营方面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化能力的100余人的邮轮管理团队,以及2000余名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员团队,具备了自主运营能力。

“五年之约不是终点,而是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签约和交付时隔五年,心情大有不同。”杨国兵表示,2018年签约时,虽然感到这是挑战,但更多是激动和充满期待,对国产大型邮轮的未来很有信心。而去年底的交付,情绪更显复杂,一方面回想起种种挑战,如释重负,“光荣的使命完成了”,另一方面,又觉得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第六届进博会现场,我们能感受到国际友人对中国能力的惊叹和称赞。”中船邮轮第六届进博会现场负责人郝雪迎回忆称,“现场很多嘉宾询问爱达·魔都号未来运营计划及售票渠道等信息”,真真切切感受到人民大众都在关心中国的大国重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对来自西安的老年夫妇,操着家乡话口音,在进博会现场很激动地说,“魔都号我知道,中国自己造的!我们将来都要去乘坐。”

2023年11月4日,顾鹏程亲眼见证了爱达·魔都号的交付仪式,直言感慨万千:“国产大型邮轮一号船的交付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还将推出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并沿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模式,在首制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际标准和中国游客需求,在船型设计和产品创新上做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据了解,外高桥造船在建产品中的国产大型邮轮2号船,计划于今年4月入坞搭载总装。

在全球邮轮市场寡头垄断的格局背景下,爱达·魔都号的交付和运营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具备大型邮轮设计建造能力的国家,也使我国成为拥有完整的大型邮轮自主运营能力的国家,从而扭转了国际邮轮市场的格局,推动我国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的一极。中国邮轮产业的开拓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中船邮轮首席战略专家黄雪忠看来,中国想打造国产大型邮轮的品牌,应当充分利用进博会这个重要的渠道,向全世界展示国产大型邮轮的产品以及中国制造的实力。

随着进博会参展商越来越多元化,以及对文化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视,进博会平台也将赋予国内邮轮产业更广阔的发展机会。黄雪忠提到,邮轮是座漂浮在海上的大型城市,为数千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一站式精致服务。中船邮轮未来将以进博会为依托,寻找更多的服务和货物供应商,拓宽产业合作领域,将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文娱演出、特色美食融入国产大邮轮上,进一步拓宽供应链。

“非常期待未来通过进博会进行更多邮轮项目的采购与合作。”杨国兵也表示,进博会本身是一个国际技术、资本和人力与国内充分交融的平台。而中国的邮轮产业随着设计、总装建造、运营等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后,正逐渐形成国际国内交融的格局。未来中国的邮轮产业会从运营端的人才引进,资本层面和建造端、供应链等层面,推动更多国际企业与中国的邮轮产业形成更紧密的生态关系。

4.png

中外观众在进博会上观赏爱达·魔都号模型

“爱达·魔都号的交付,只是中国邮轮产业迈出了全产业链发展的第一步,距离中国真正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预期和市场前景还要做很多努力。”杨国兵表示,仅靠一艘船,离满足市场的容量需求和对标世界一流邮轮旗舰企业还有非常大的距离。从设计、建造、配套的角度上看,一号船只是解决了中国邮轮“有和无”的问题,未来将继续攻克关键的设计技术,以进一步实现自主配套的供应链体系。

展望未来,顾鹏程提到,目前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正在建设当中,也期望届时有机会能继续通过进博会的平台,让国家级项目能与全球市场更充分地接轨,中国船舶集团未来也仍将依托进博会继续前行。

“进博会是展示国家形象的名片,也是开放合作的契机。现在,中国船舶集团最大的梦想是突破国际市场,进博会就是一个面向国际客户良好的展示平台。”杨国兵表示,希望让大型邮轮成为中国船舶集团在进博会上的常驻项目,也希望能在进博会完成所有的签约项目,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国际客户的签约等等。

(澎湃新闻 邵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