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进博故事丨进博会承载“泰中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6日 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
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彬娜·安平乐对中国有着独特感受:既熟悉又陌生。她两度被派往中国任职,第一次约在20年前驻北京,2023年她来到上海工作。“重新回到中国,我对这里的快速发展印象深刻,数字化领域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安平乐说。
一年一度在上海举行的进博会,成为她观察中国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

第七届进博会上的泰国展台
即将到来的第八届进博会,将是安平乐与进博会的第三次相约,也是泰国第二次作为主宾国亮相这一国际盛会。回顾泰国的参展历程,安平乐感慨道:“进博会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绝佳平台,这真正体现了中国经济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承诺。”
源远流长的“泰中友谊”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保持泰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重要外资来源国的地位。在安平乐看来,“泰中一家亲”是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我们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样”。这种深厚的友谊在经贸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这一紧密的经贸联系,在进博会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现。

第五届进博会上的天丝集团展台 图源:天丝集团供图
泰国知名食品和饮料公司天丝集团是进博会的“老朋友”。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表示,通过利用进博会平台,企业得以持续加强与各方伙伴的沟通,深入洞察中国市场及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进博会不仅帮助我们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的顺利转化,助力两款红牛产品成功进入中国消费者生活,也见证了天丝集团从‘展商’成长为‘投资商’。”过去五年,天丝集团已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43亿元人民币。
大中小企业共享“进博机遇”
作为进博会的“常客”,泰国参展规模持续扩大。自首届进博会以来,近400家泰国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超过2.8万平方米。第八届进博会上,泰国参展企业总数将达到近100家,包括约60家食品和农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而往年这个数字仅有20家左右。
不少来自泰国的企业都得以借此平台进入并深耕中国市场、寻找合作机遇。泰国老牌企业正大集团是进博会的“全勤生”。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正大集团围绕“全球贸易,世界厨房”主题,在360平方米的独立展台内深度展现泰国文化特色与全球化业务精髓。正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进博会平台,我们不仅展示了全球品质产品,还加深了与合作伙伴的联系,获得了品牌曝光和市场拓展的双重效益。”
安平乐特别提到:“正大集团是改革开放后首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它的注册号是0001,这再次显示了泰中关系的源远流长。”
除了大型企业,进博会还平等地为所有企业提供机遇,无论是初创公司、中小企业,还是大型集团。泰国手标泰式茶品牌就是一个通过进博会取得成功的案例。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其与中国认证检验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后,便在上海的许多黄金地段以及中国其它主要城市迅速扩张。
安平乐强调,进博会对泰国企业而言是全方位的机遇。“泰国公司不仅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还能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建立联系,深入了解中国的消费者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与经销商见面、了解更多关于供应链和物流网络的信息等。所有这些对于泰国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主宾国的新期待
第二次作为主宾国参加进博会,对泰国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我们非常重视这一机遇,”安平乐表示。“第二次担任主宾国,不仅体现了泰中贸易关系的深化,更预示着双方合作将迈向新高度。”
在第八届进博会上,泰国国家馆将以五大主题全方位展示国家形象:追溯泰中50年友好历程、推介优质粮农产品、展示创新生活方式、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以及推广泰国旅游特色。展期内还将举行泰国传统舞剧艺术“孔剧”及泰拳等表演。
安平乐特别强调,泰国将把握进博会主宾国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的双重机遇,开拓合作新领域。“这标志着我们的贸易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转型,从传统货物贸易向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等新形态拓展。”
在安平乐看来,进博会早已超越单纯的商品交易功能,还成为理念交融、文化互鉴的重要平台。她深信,这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将继续承载“泰中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助力两国关系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整理自进博会参展参会相关方提供的资料及媒体报道,进口博览局对相关内容进行客观汇编。进口博览局不对因以下情形引发的争议或损失承担责任:信息更新滞后导致的表述偏差;读者基于本文作出的主观判断或行为;第三方未经授权篡改、传播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