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使节话进博丨驻土耳其大使姜学斌接受土《经济报》书面专访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耳其共和国大使馆
2025年8月28日,土耳其《经济报》发布对姜学斌大使的书面专访,姜大使围绕中美经贸谈判、中国经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土关系等议题回答记者提问。专访内容整版刊登于该报纸及网站,全文如下:
一、中美经贸谈判最近进展如何?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中方在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对话和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双方围绕关税问题举行了多轮谈判。近日双方就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关税等达成共识。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国经济依然顶住压力、稳中有进。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其中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进口额同比增长4.8%,均实现连续两个月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多家国际投行近期也将中国资产评级上调至“超配”并以“真金白银”加码中国资产。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正受到严重冲击,您认为是否能重新激发世贸组织活力?
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舞台,成立以来在推动全球贸易、促进投资便利化和实现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当前世界贸易局势发生很大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经贸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共同践行和维护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世贸组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机遇,成员需要通过必要改革化危为机。要把握重点方向,将决策机制作为改革关键点和突破口,推动投资便利化协定和电子商务协定尽快纳入世贸组织法律框架。要回应时代需要,在人工智能、贸易与环境等领域开展讨论和谈判,坚持把发展置于议程核心,推动解决农业和粮食安全等问题。要明确优先工作,尽快恢复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转,切实增强世贸组织权威性。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通过全面调整自身政策,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已向世贸组织提交《关于当前形势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愿与各方一道坚定维护世贸组织规则体系,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三、有人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受到关税和非关税行政壁垒的有力、严格保护,您怎么看?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进口:一是持续降低进口关税。目前进口平均关税水平降至7.3%,接近发达国家平均税率水平。中方自7月起把“零关税”待遇扩围至全部53个非洲建交国,覆盖8800多个税目商品。二是举行服贸会、进博会、广交会等一系列大规模展会。三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实现全部“清零”,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推进。四是主动通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进行单边开放,包括正面清单内1400多个税号商品享受零关税进口待遇等。五是设立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目前已经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示范区内降低部分商品的暂定税率或缩短负面清单。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年底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内地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监管模式落地。六是不断拓展双边领域专项合作机制。中方已同30个国家和地区商签23个自由贸易协定,占中方贸易额三分之一。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方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国投资者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欢迎全球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共同分享中国市场发展的巨大机遇。
四、世界贸易最新变化将如何影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二年来,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互联互通为主线,打破地理限制,融合文化差异,统筹发展需求,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当前国际经贸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同时全球南方力量快速崛起,新兴贸易逆势增长,区域协作日渐增多,努力对抗不稳定不确定风险。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理念的时代价值更加凸显,日益凝聚全球共识,迎来发展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间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攀升,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2021至2024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从2.7万亿美元增至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整体贸易比重由45.3%升至50.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至51.8%。2021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突破2400亿美元,中方直接投资逾160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占同期总额26%,占比较上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共建国家交易金额同比翻倍,中企宣布的交易金额达到101亿美元,同比上升97%,占海外并购总额约52%。
中方期待与共建国家携手,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原则,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您如何看待土中关系未来发展,特别是“中间走廊”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前景?
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对土关系,将中土关系放在中东外交重要位置。土耳其是最早同中国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两国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都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务实合作潜力巨大。
随着两国发展战略加快对接,双方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间走廊”计划对接工作组首次会议成功召开。两国大幅提升往来客运航班频次,首趟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特快班列顺利抵土。去年中国跃升土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中土贸易额再次攀升,同比增长11.13%。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落户土耳其。去年来土中国游客近41万人次,同比增长65.1%,成为土增长最快的国际游客市场。
今年是中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1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登高望远,以习近平主席和埃尔多安总统重要共识为指引,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土战略合作关系朝着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一是深化政策沟通。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充分发挥各类合作机制作用,加强各层级交往合作,不断巩固战略互信。二是扩大设施联通。保障中欧班列高效稳定畅通运行,提高跨境物流效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贸易畅通。拓宽合作广度和深度,提升合作层次与科技含量,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四是推动资金融通。充分发挥中土本币互换协议和人民币清算行作用,鼓励在双边贸易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五是促进民心相通。推进民间交流和地方合作,深化文教、旅游、媒体等领域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正确认知。六是加强多边协调。就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