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专题

您在这里: 首页 专题 使节话进博

使节话进博|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发表署名文章《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惠及全球》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8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叶卡捷琳堡总领馆

9月17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影响力最大的官方报纸《苏维埃西伯利亚报》《鄂木斯克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惠及全球》,全文如下: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个别大国频设关税壁垒、热衷“小院高墙”、 沉迷“退群毁约”,全球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去年七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并专章部署“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中国以恢弘的战略视野、坚定的信心决心和稳健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中国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货物贸易总额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占世界比重稳定在14%以上,进口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9.7%上升至2024年的10.5%。2024年服务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居全球第二。“China Travel(中国游)”“China Shopping(中国购)”接连火爆外网的背后是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此,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覆盖的国家已扩展至48个。在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中新增K字签证,明确发给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中国发展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的坚定决心。

中国制度型开放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79项制度创新成果,将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93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签署的自贸协定由10个增至23个,自贸伙伴由18个增至30个,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外贸总额(含港澳台)的比重增至约4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与伙伴国货物贸易额占比保持在30%以上,伙伴国对我国年平均投资近200亿美元。今年12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封关,届时海南岛将全面实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开放水平将再上新台阶。上述成果、举措表明,中国增强制度型开放已发挥强大内引外联作用,相关政策利好还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国际开放合作展现新作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2024年达1627.8亿美元,连续9年占全球份额超过10%。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举办进博会、链博会等高水平国际展会,为世界提供“机遇之窗”和共赢舞台。不断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与相关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达26万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超1.6万亿美元。除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外,实施了一批“小而美”项目,为当地创造了税收、带动了就业,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中国经济突出优势和光明前景为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信心和底气。中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潜能大,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优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溢出效应显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200多个成熟产业集群。中国拥有科学家、工程师、研发人员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是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第一大专利申请国,在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1位。事实证明,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跨国投资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仍是全球投资者青睐的热土。截至今年3月,外商在华累计设立企业124万家,投资额近3万亿美元,在助推中国改革开放的同时,普遍获得成长机遇、得到丰厚回报。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惠及全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实践已经证明也必将继续证明,“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站在人类历史演进的关键节点,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航程壮阔。中国将继续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稳步推进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成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同时,为世界经济繁荣进步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下简称“进口博览局”)非以营利为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相关行为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不构成对原刊发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的担保或官方立场背书。本网站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及法律责任均归属于原刊发媒体及作者。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我们将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修正标注或采取其他妥善的处理措施。

引用或转载内容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差异,用户应对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判断。本网站不承担用户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载信息或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责任。

进口博览局始终尊重知识产权,致力于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