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八个 | 他们是进博会中国馆的讲解员
发布日期:2018-12-05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
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
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上海成功举办
这是党中央英明决策的盛会
这是成果丰硕的盛会
这是“不一般”的盛会
这是意义重大的盛会
为确保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
多少商务人
夜以继日全身心投入
付出大量心血
让我为您
讲述进博会背后的精彩故事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根据商务部领导指示,商务部8名青年同志光荣地承担了国家展中国馆的讲解任务,为习近平主席、外国领导人和其他国内外重要贵宾介绍中国馆展示的精彩内容。
一起来听听讲解员之一、服务贸易司团支部书记黄晨同志,他的感受和他作为讲解员眼中的进博会。
中国馆的8位讲解员(从左至右):商务部美大司陈楠、服务贸易司黄晨、财务司束珏婷、世贸司李婧、欧亚司杨皓、外贸司肖露、外资司孙笑宇、综合司李维正
问:请介绍一下中国馆的情况?
答:中国馆是国家展区面积最大的馆,取名“共羽华平”,寓意开放包容、共享未来。展示内容包括八个单元,分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单元和港澳台展区。
中国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中国馆的展示内容非常丰富,从迎宾短片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大飞机、高铁模拟驾驶台、港珠澳大桥、中欧班列,再到笑脸墙和港澳台展区,可以说个个都是热点。
问:咱们的8位讲解员怎么分工?是讲解不同部分吗?
答:我们分为两组,四位男同志一组,四位女同志一组。每一场讲解任务由一个队上,四个讲解员依次介绍不同的单元。
这样一个分工方案是综合考量的安排。四位讲解员分工讲,可以减少工作量和心理压力,降低紧张出错的几率,而且两组轮班,就有休息和调整的时间。分为男队和女队,有考虑服装、形象方面统一的因素。
问:习近平主席和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时的讲解是怎么安排的?
答:为习主席和外国领导人讲解的那一场,是由我们女队员上场。我们男队员在现场待命,作为后备。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同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
问:那一场没有上去讲,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答:说实话,刚得到指示的那一刻,遗憾是肯定有的(笑)。毕竟经过了前面辛苦、紧张的备战,谁都不希望缺席最重要的时刻。不过,这个情绪很短暂。因为女队员们对讲解词的熟练度更高,展示的整体效果也更好。我们当好“绿叶”、衬托好“红花”,也是我们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四个男队员很快就“想通”了(笑)。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所有人都更加努力和投入了。我们会互相点评,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那种团队作战的感觉特别好。在习主席巡馆那天,男队员也都在现场。我的心情可能比女队员还要紧张激动。最后女队员们圆满完成讲解,我们都特别开心。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服贸司、世贸司、美大司团支部书记黄晨、李婧、陈楠在中国馆合影
问:请讲讲习主席和外国领导人巡馆的情况。
答:当天的开幕式之后,习主席与外国领导人共同来到国家贸易投资展展厅巡馆。领导人先参观其他国家展区,最后一站是中国馆。根据计划,我们的讲解时间要控制在8分钟以内。实际上,习主席领着外国领导人在中国馆总共待了超过24分钟,大家都兴致盎然。那一刻我们觉得很受鼓舞。最后,习主席也是在中国馆和各位元首握手告别,结束当天的活动。
问: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答:应该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接到任务通知时,距离进博会开幕只有不到一个月。但在这过程中,有部领导的信任和关心,博览局、秘书处、外贸发展局领导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也有我们自己的努力和相互支持,困难就没有那么大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大家一定要有“主人翁”的意识。作为商务部的干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最初拿到的讲解词脚本,书面语多一些,我们就一句一句地过,转化为适合口头表达的语句,加上上下句之间的串联。讲解过程中,从一个点到下一个点,应该边走边讲还是站定再讲?是退着走还是侧着走?大家没有经验,就拉上外贸发展局的同事们当观众一遍遍练习,把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好。我的体会是,准备得越细,心里就越有底。
问: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最大的感受是自豪。
一是为祖国的发展成就自豪。对于我本人来讲,讲解中国馆,也让自己对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当这些成就集中展示在你面前时,冲击力和震撼是巨大的。我觉得每个参观的中国观众也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二是为进博会的成功自豪。近日,钟山部长接受《人民日报》专访,介绍了首届进博会的丰硕成果。在进博会现场,我们几个人都全程“泡”在展馆里,真切体会到进博会的吸引力。就拿中国馆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人山人海,尤其是笑脸墙和大屏幕背景墙,从早到晚都是排着长队拍照留念的观众,绝对是“热门景区”。在其他各个展厅,好多展台都围着想要当场“买买买”的人。在场馆外围也有很多等待入场的采购商和市民。
三是为投身伟大事业自豪。进博会开幕后,我发了条朋友圈,放了一些场馆和外景的照片,定位是“国家会展中心5号馆”。这一条朋友圈收获了无数个赞,我觉得里面肯定有不少善意的“羡慕嫉妒”(笑)。
作为一名商务青年,有机会作为首届进博会的“主人”,挥洒汗水贡献力量,在新时代展现我们的信念和担当,是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历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