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亚太经济增速引领全球 需主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发布日期:2018-04-25

日前,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在发布会上,亚太经济部主任李昌镛表示,亚太地区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超过60%。IMF预计2018年和2019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速为5.6%,比10月的预测提高0.1个百分点,这主要来自于外部需求和贸易强劲增长以及宽松的金融环境。

报告称,与去年十月相比,IMF将中国经济今年增速上调至6.6%,上调0.1个百分点。日本增速为1.2%,上调幅度0.7个百分点。印度的增速维持7.4%。李昌镛表示,亚洲经济增长强劲且通货膨胀率低,这表明亚洲经济正处在增长最佳点。不过人口老龄化、生产率增速缓慢以及电子革命带来的挑战将是亚洲经济体中长期面临的挑战。

随后,IMF亚太部主任李昌镛也接受了央视北美分台记者曹卿云专访。

央视记者 曹卿云:此次IMF发布亚太经济增长,今明两年增速将到5.6%,继续展现增长势头。您怎么看待当下亚洲区域经济的前景?

IMF亚太地区部主任 李昌镛:亚洲现在仍然是全世界增长最迅速的地区。而且现在发达经济体也开始复苏。这是个好消息,此前我们看到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拉动全球增长,现在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也开始复苏,所以现在全球经济可以说有两个引擎。不过,全球经济仍然存在下行风险。比如,全球金融市场收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这些都会对亚洲经济体产生影响,因为亚洲经济体依赖于开放的贸易。因此我认为现在,好消息是全球经济增长势头继续,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风险。

央视记者 曹卿云:美国的232和301条款调查加剧了与其贸易伙伴的紧张局势,也特别包括中国在内。一些投资限制举措也被提出。这些对亚洲经济以及全球供应链会产生什么影响?

IMF亚太地区部主任 李昌镛:很难去衡量贸易紧张局势对经济的影响,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全球贸易,更会对金融市场比如股市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投资信心,影响全世界的外国投资。而且贸易摩擦不一定只局限在两国之间,之后更可能会蔓延到全世界。就像IMF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所说,贸易战是不会有赢家的。过去的十年,我们已经看到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作用。所以我们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会很大。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每个国家都能无一例外的通过多边机制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央视记者 曹卿云: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升温,而亚洲经济又高度依赖全球贸易出口。在此背景下您对亚洲经济体有何政策建议?

IMF亚太地区部主任 李昌镛:是的,亚洲区域是从贸易多边主义和开放系统中受益最多的地区。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验就是证明市场开放以及贸易对消除贫困、改善本地区以及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亚洲作为这个开放贸易的受益者有责任去展示这个开放贸易平台的重要性。我想我们还有空间再继续开放我们的经济,特别是服务业。我们还需要解决全球赤字不平衡的问题,比如,一些国家可以使用有利于增长的财政政策来达到既促进国内增长又解决全球不平衡的问题。更灵活调节的汇率机制将有助于金融市场并调节收支不平衡。服务业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也将有助于增进经济生产率、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贸易问题。我认为在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上,亚洲国家不应当被动,而是主动向世界展示自由贸易的好处并且维护多边主义平台。

央视记者 曹卿云:今年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关键措施,包括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改革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政府继续致力于减少金融风险。您怎么看待中国的举措?

IMF亚太地区部主任 李昌镛:我非常高兴看到中国新设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巩固保障了金融和保险领域的监管作用。这将有利于系统性地稳定中国金融市场以及去杠杆和控制货币流动性。习近平主席也一直强调保证金融稳定性是历史任务。政府机构改革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更强调环境和自然资源发展,这是非常可喜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