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经济提供新动力 向世界敞开“中国机遇”
发布日期:2018-07-30

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7月27日,将是本届博览会开幕100天倒计时的日子。

2017 年 5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 2018 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这一年来,世界范围内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摩擦、投资保护不断加剧,经济全球化站在了十字路口。而这一年的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她是一次决心的展示,她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将继续支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她更是一次实际行动,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公共平台,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为各国企业发展创造新的需求……

减税!进口车报关带来一场大考

2018年6月7日傍晚6时,泰美斯领袖号准备停靠海通国际汽车码头。这艘滚装船长200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它运来了983辆进口汽车,每辆都市值百万。今晚,这些汽车要全部转运到码头的停车场上。

港口船长陆雪峰等滚装船一靠岸,便走上甲板,与大副沟通转运卸货事宜。拆绑员杨强和他的11名队友们,也旋即开始工作。他们在密集的车辆间穿行,拆绑,是卸载汽车的第一步。虽然码头夜风阵阵,凉意习习,但是滚转船里没有空调,却是三十七八摄氏度的高温。白天,温度超过40摄氏度。

983辆车,3932个锁扣,拆绑仅用了不到半小时。杨强不停地擦汗之际,作业队长陈海雄带队的66名司机,已经在船边集结完毕。在狭窄的缝隙中保证每辆车不能有剐蹭,要求司机们细心、娴熟和高效。

983辆车,转运只用了6小时。高速、高效,有条不紊,这些形容词都适用于海通码头。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汽车滚装码头,每年40%的进口汽车经由这里进入中国。反常的是,2018年6月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货轮靠港。因为海通码头正在遭遇开港以来最严重的货物积压,到港车辆已经超过港口设计上限。

原因是今年5月22日,财政部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税率降至6%。

以30万元报关价的进口车为例,在之前25%的关税税率下,关税加上消费税、增值税,总体税费超过28万元。而2018年7月1日关税下调之后,总体税费可以节省4万多元。所有汽车厂商,都在等待关税下调之后再报关。

也正是从5月22日开始,几乎停滞的报关导致了海通码头进口汽车最多压港超过两万,打破了建港以来的记录。为此洋山港四期和专门划出的一块海关监管区域,作为进口车辆的临时停放场所。另有部分滚装船,暂时停靠韩国、新加坡等地的港口,等待7月1日新关税政策开启之后,再前往上海。

对于报关员陆杰来说,主营进口汽车报关的他,几乎也闲了下来。不过这种悠闲的状态,在2018年6月30日的深夜,戛然而止。

6月30日晚,距离7月1日零点还有5分钟,东泽公司的办公室里灯火透明,33名员工全部就位。办公桌上叠放着560票报关单据,今夜,他们要完成21504台车的网上申报。

随着第一单的报关成功,零点的报关大行动,正式开始。因为担心报关系统因为报关量激增而出现故障,东泽物流公司的技术部职员也在紧张地盯着屏幕。随后他们又测试了一下关税下调情况,确认无误,一宿的工作开始了。

为了给加班员工鼓劲,整车部经理宋莉菊定时招呼大家休息调整,这场“战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7月1日中午。

7月2日,进口汽车关税下调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陆杰和同事跑了三趟才把所有单证抬进海关办事大厅。取号机上全部是今天需要递交的报关单。这是他工作十三年来,报关量最大的一天。

“今天又600多单,应该能全部报完。”虽然报关单“堆积如山”,但是陆杰并不慌张,只要企业完成缴纳关税,审核单证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审核一票单子只需要两三分钟。”海关官员周玉鑫也不紧不慢地审核着陆杰交上来的每一份单据。

井喷式的报关,对于海关来说也是一场大考。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4月29日起,原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1家分支机构和直属单位,开始统一以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关检融合”改革,正需要一票大单来检验成效。

关检融合后,海关关员冯佳从原检验检疫窗口搬到了海关办事大厅。相应的,报关流程也进行了简化,从6月1日开始正式取消通关单。但是仍有企业仍然到窗口咨询此事,担心报关不畅。

“其实这是非常有利于企业的改革举措,理论上可以快半天时间。”冯佳解释说,现在取消通关单就是取消了报关的门槛,做到一次申报。

报关的同时,在海通码头,针对进口车的查验也在同步进行。随着手续办结,源源不断的车辆排着队驶离,延期的货轮又依次驶入码头。

7月2日当天,上海外港海关共受理报关单799票,涉及19414辆汽车,货值高达9.88亿美元。这座中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凭借着海关和相关公司的完善配套服务,展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实力。

“我认为买进口车更符合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上海人曹雪莲在选购了一辆进口汽车时说,富裕生活前提下,消费升级也是自然而然。

汽车,成为国人步入小康生活后的一项重要支出。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2.17亿辆,包括上海在内的7个城市超300万辆。全国汽车销售总量从2000年的208.86万辆,增长到2017年的2894万辆。

进口车总销量也增长迅速,去年超过120万辆,同比增长约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1日起我国降低1449个税目的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并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改革!进口抗癌药给了他新的希望

留着短发、戴着眼镜、拿着手提包,脚步匆匆地奔走于客户之间,三十六岁的谢奇汉很“事业性”。出差间隙他便会拿出手机和孩子们说上几句话,小女儿,更让他觉得“小棉袄”一般。

谢奇汉的表现与常人无异,但是在他的肺部,却曾隐藏着一颗“定时炸弹”:癌变的结节。

2016年12月底的一次体检,发现了肺部右上肺有一个结节,医生提示,很有可能癌变。一双儿女,父母健在,谢奇汉曾经以为自己就是幸福家庭的标准定义,但肺部的阴影砸碎了这一切。

“我也找了一个角落哭了一下,面对死亡,实话实讲,没有一个人会非常释然。”谢奇汉没有告诉家人,他先找到上海肺科医院,幻想会有另一个结论。但医生给出了明确的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这时,谢奇汉才把诊断结果告诉妻子,那个时候,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他宝贝的小女儿,还在襁褓之中。

“女儿七个月大,我在想给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我和老婆说让她在我走后尽快找一个后爸,还有我是独生子女,父母怎么办?”谢奇汉一度想好了怎么处理后事。

肺癌是世界范围內男性新发病例最高、死亡病例最高的恶性肿瘤。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中国的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其中肺癌78.1万,占比高达18.2%。

厄运来得突然,一家之主谢奇汉,最先从悲痛的状态中醒来,积极寻找治疗方法。

病理学检查之后,医生不建议手术治疗,优先选择内科的系统性抗肿瘤治疗。经过基因检测,谢奇汉所患的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ALK阳性突变类型,这个类型只占肺癌3%-5%的比例,患者都较为年轻。谢奇汉从医生那里知道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这种突变基因已经成为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

“我比那些不能吃靶向药的多一个选择,我假设靶向药吃了,后面耐药或者无效了,我还可以用化疗药。”谢奇汉觉得自己在不幸之后,不断有好消息传来,让自己逐渐平稳了心态。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二代的奥克抑制剂,已经在日本在美国,显示出了有更加强的抗肿瘤的活性。”上海市肺科医院副主任医师任胜祥是谢奇汉的主治医师,当他告诉谢奇汉这个消息后,战胜病魔的信心也直线上升。

然而,这种新药并没有在中国上市,谢奇汉又被重重地拉回到现实里。

“一种就是吃现有国内现有的一代,第二个就是通过国外代购,去美国或者去日本买二代,再就是吃印度仿制药或者吃原料药。”谢奇汉穷尽了各种途径的考量,还是没有办法获得最满意的结果:吃到第二代的特效救命药。

事实上,谢奇汉面临的烦恼,同样存在与其他很多癌症患者身上。近十年来,在美国、欧盟、日本上市的新药有415个,其中只有76个已经在中国上市,201个目前正处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和申报阶段。生死之间,谢奇汉们对新药的需求非常迫切。

这次,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谢奇汉身上。“刚好医生跟我讲,这个药物在做临床,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试一下。”谢奇汉求之不得。这种药正是谢奇汉的救命药。报名参加新药临床实验的患者将分为两组,分别接受ALK阳性靶向药物一代和二代的临床使用并进行实验对照。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抽中接受二代新药的治疗,谢奇汉也在其中。

两个月后第一次复查,转移到淋巴结的肿瘤全部消失,肺部肿瘤结节从2.5厘米缩小到1.4厘米。“那时候我就更有信心了!。”谢奇汉觉得,几乎可以认为自己像患了高血压一样,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可以与疾病共存。

“只要活下去,有可能等到更好地治疗手段,有可能未来就治愈了。”谢奇汉说。

谢奇汉接受新药临床实验的同时,制药企业的高级注册经理董艳平也在为这种药物在国内上市做准备。“努力地希望它在国外批完的一年之内在中国就批准。”董艳平说,以前这个时间窗长达四到五年。

2017年11月,这种药物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奥克(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新药在国外上市的一年内可能也在国内上市,这样的速度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国外的数据如果质量可以接受,也提示了在中国人身上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话,有非常急切的临床需求,有可能直接基于国外的数据就批了。”董艳平觉得,未来审批的速度还会更快。

作为人口基数接近14亿的用药大国,如何加速新药上市,满足临床需求,拯救更多人的生命,相关政策一直在朝前突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自2017年10月10日起施行,其内容包括境外未上市新药经批准后在境内外同步开展临床试验。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药进入中国的时间,也被认为将推动我国新药评价体系快速进步,倒逼中国制药企业向国际水平看齐。

今年,5月1日起,中国对进口抗癌药实行零关税,增值税减按3%征收。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必须多措并举打通中间环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7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召开工作座谈会,酝酿以省为单位,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实现抗癌药终端销售价格明显下降。7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新药的审批过程中,境外的临床数据也可以用作注册和申请,新药进入国内的时间会大幅缩短。

“现在我的规划变成了平平淡淡,可能在常人眼里,看到子女结婚生子很正常,但是作为我来讲可能有挑战,但是我有信心。”谢奇汉说。

加速!在进口博览会工作的年轻人

去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 2018 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年7月27日,距离进口博览会开幕100天。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筹备工作如何呢?

就在上个月的14日,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35家境外食品及农产品参展企业与36家采购商深入洽谈。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计划占用2个场馆,总展览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前,像这样的对接、准备工作做得越细致周密,保障就越高。

王斌杰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区负责人之一,他所在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微信提示、小型会议、文件打印等,各种声响此起彼伏

“参展商信息的收集,每一个展位的确认,还有就是说我们排展图。”说起来简单,但是做的事情却要复杂很多。比如排展图,王斌杰和同事们就都学会了CAD制图软件,每份图的细节都亲自操刀修改。

“CAD之前没有接触过,其实挺难的。”话音刚落,王斌杰又被电话、微信和邮件,一连串的沟通之后,王斌杰又重新坐回电脑前。

这就是王斌杰的日常,他负责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参展企业数目有200多家,需要处理的事情已经应接不暇。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会有约2800家企业参展。应健主管的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是首届进口博览会参与国家数量和企业数量最多的展区,包括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千余家企业。

招展系统的账号和密码,需要发给每个企业去填写企业和展品信息,方便到制证、会刊宣传等,但是每个企业的账号密码不一样,所以一千家就得发一千个。半年的时间里,应健的发件箱里已经积累了2751封邮件。这还只是他工作的一小部分,电话和微信的沟通比邮件更为频繁,更不断有企业到访、需要实地陪同进行沟通。半年下来,应健对每个展位的大小、方位都了然于胸。

首届,意味着没有经验,意味着创新,工作团队的目标是让所有参展方都留下美好印象,认识开放的中国,感知中国的效率。

被昵称为“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首届进口博览会企业展最初规划为7个展馆,展览面积21万平方米。截至6月底累计超过4000家企业报名,展位供不应求,展览面积扩充至27万平方米,但仍然难以满足全部需求。

截至2018年6月3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参展报名工作结束。从2018年7月1日零时开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开始接受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企业商业展参展预报名。

开幕时间临近,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加速跑”。上海海关上门为博览会工作人员做培训,服务千余家企业的应健,一口气问了十几个问题。

像这样的支持工作,其实每天都在进行。

以国家会展中心为核心区域、以虹桥区域为重点区域, “智慧公安”建设、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场馆周边景观提升、架空线入地等项目均已全面启动施工,上海的城市美观度和通行效率在不断提升。

中国海关总署于6月底发布十三条具体的便利措施,包括:通过“单一窗口”和“互联网+海关”实现进口博览会信息一次备案,设置专门通道、优先办理手续等。

这场开创性的盛会,除了切切实实地产出一连串的改革举措,更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新起点,中国正在揭开下一个辉煌篇章。

2018年11月,我们在上海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