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进出口额超4万亿的外贸大省通过进口博览会华丽转身
发布日期:2018-09-06

image.png

对于江苏而言,因着地域优势,将于11月5日-10日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无疑是一场家门口的"盛宴",用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周常青的话来说,"这也相当于是我们的准主场活动"。

9月5日,首届进口博览会如今已进入倒计时60天。根据进口博览局最近发布的一组数据,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商业展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这组招展数据让人振奋,若比照国际权威机构全球著名商业展的数据,进口博览会的展览规模已经跻身全球商业展前列。

在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的同时,江苏也是一个开放大省,面对进入倒计时的进口博览会,江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场进口与竞争的盛宴?

企业报名数量全国领先

实际上,为了这场"盛宴",江苏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启动了准备工作,首要就是成立江苏省级交易团,下设13个设区市、省属企业、南京江北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16个交易分团,省交易团秘书处就采购商企业报名、供需对接、现场活动、成交统计等事宜进行前期准备。

江苏省交易团秘书处负责人5日表示,从今年6月初成立到现在,江苏交易团的企业报名数量在全国领先。江苏省交易团确立了动员至少1万家企业和机构报名,同时,围绕智能制造、服务贸易、品质消费、医药医疗等4个有关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进行贸易对接、促进成交,组织6000家重点进口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到会采购的工作目标。

根据报名的采购商信息分析,未来5年意向采购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78家,采购1亿-10亿元的企业有1416家。对企业参会及采购意愿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后,约1/3报名企业有明确采购意向。

此外,江苏省还为企业采购做好金融支持。与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保、省融资租赁协会等共商支持企业采购的具体措施,并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有采购需求企业的发动工作。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徐效强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针对江苏省内参会客户的金融需求,江苏中行将提供进口授信支持、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以及涵盖咨询、开户、汇兑、结算、保险等在内的"一站式"产品服务支持,助力省内采购商与境外展商顺利达成合作。

同时,在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银行总行将承办由博览局主办的跨境撮合活动,江苏中行将做好客户对接服务;同时选拔100余名英语及小语种翻译人员,做好现场翻译工作。

进口博览会机遇令江苏加快转型

周常青说,"江苏离上海这么近,我们除了全力支持上海做好主办工作外,也希望通过抓住进口博览会这一机遇,来扩大江苏的影响、推动江苏的转型升级。"

江苏原来的经济发展,更多地是靠投资、靠外需。作为一个有名的外贸进出口大省,江苏去年的进出口额首次突破了4万亿人民币。南京海关的数据显示,2017年江苏实现进出口4002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4.4%,提升了0.6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在电子信息业进出口和传统对外贸易市场上,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不过,今年以来的贸易摩擦令许多外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之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紧缺的问题等,江苏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这包括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产业升级方面。

转变发展驱动力就是要启动内需,其中就要做好占重头的促进消费工作,启动消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通过消费来拉动内需,一个是通过消费来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周常青表示,从这个方面讲,做好首届进口博览会,对江苏扩大内需有很重要意义,既为企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另一个方面是产业转型升级。进口博览会的举办,是打开大门,与国际先进开展合作的良机,通过贸易层面、资本层面、技术层面的广泛合作,能够为江苏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周常青说,江苏原来是"资本引进来、商品卖出去",现在更多的是"商品买进来、资本要走出去",通过进口博览会,除了能够采购更多、更好、更先进的装备来支持产业升级外,江苏还可以推动更多的双向投资合作,既包括本土企业进一步去开拓国际市场,也包括国际先进企业到中国来、深耕中国的市场,"从这个角度说,进口博览会对我们的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都有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发挥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为江苏扩大开放营造有利环境,江苏交易团秘书处负责人表示,在进口博览会期间,江苏将举办"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采购洽谈会"三场高层次配套活动。9月底前完成现场活动筹备工作。

覆盖高端制造 零售引入区块链技术

就扩大开放是否会提高竞争力而言,周常青认为,通过进口博览会平台,这些进口商品进来后,可以让国内企业增强它的竞争性,"我觉得靠保护是不可能培育出一个强大的产业来,只有通过在法律合理范围内支持更加广泛的竞争,对产业的促进是一个很好的作用。"

周常青鼓励江苏的企业"买不买都去看一下(进口博览会)",学习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是如何做好产品生产、品牌打造、质量提升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察学习,以此提升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江苏经济转型增加动力。

一方面积极观展,一方面持续引进高端智能装备,主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自我提升并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这也是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做的事。

舜天集团是江苏省国有外贸企业,副总经理郜红说,进口博览会期间,舜天集团确保将签约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进口合同,采购产品主要集中在智能及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具体例如智能加工中心、高精度车床、金属切削设备、薄膜类生产设备,以及CT、核磁共振等医疗健康设备的进口。

郜红还说,在前期准备时,舜天集团联系了长期合作的几十家国外厂商,连续几个月来持续动员它们参加首届进口博览会,目前,已有钢铁塑料行业供应商日本富士,工业制造行业供应商德马吉森精机、日本大隈、瑞士斯达拉格、澳大利亚安卡,医疗卫生行业供应商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等众多高端大型厂商均明确表态会参展。

与此同时,苏宁的智慧零售也为进口博览会增添了一道跨地域之美。例如,苏宁国际今年正式开启澳洲品质生鲜直采布局,此次苏宁国际的南澳蓝鳍金枪鱼直采过程中,还采用了区块链技术,每一条鱼都有单独标签,注明产地、参数、捕捞时间,可以追根溯源。

在苏宁最近发布的2018-2020直采计划当中,将拿出100亿欧元用于全球采购,这意味着它将在轻奢、服装和配饰、保健品、家居用品、快消品等领域的海外品牌上加大投资。

实际上,苏宁多年前边持续引入海外品牌,为消费者寻找全球最优好货,通过智慧零售理念并布局,服务消费者需求。据悉,苏宁本次在采购方面将瞄准大、快消品等进口产品,将它们带入苏宁国内的线上线下平台销售,"预计将至少引进1000余种国内市场尚未有销售的进口产品入驻旗下电商平台。"苏宁方面透露。

"进口博览会对苏宁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将和世界上众多的优质品牌在同一平台进行沟通交流,成为嫁接品牌和中国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王哲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