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博览会参展外企谈在华:如何适应增长空间巨大的中国市场?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日期:2018-11-23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 徐晶:
中国市场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市场之一,非常活跃,其实从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已经二十五周年了,在这二十五周年当中,其实我们持续性地在中国投入已经超过十亿美金,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见证了,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政府在整个经济环境,不管是从政策上,还是从市场环境上的这种非常强有力的支撑。对于这种外资企业来讲,整个的优惠政策到这种说从人力到资源上面的整个的提供,可以让整个中国市场变得非常有活力,这个情况下,在过去的二十五周年,中国的整个发展也吸引了阿斯利康持续性的投入。今天中国已经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而且成为所有的研发和创新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基地,也包括研发和生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活跃的经济和潜力的市场,对整个企业,尤其是外企能够长期地根植中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穎川刚志:
现在中国的本土企业在前沿科技等领域非常的强势,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的领先,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虽然大家这方面都投入很大,但是做的面比较狭窄,大家几乎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在同一个领域研究同样的事情。作为外资企业如果想在这方面和本土企业更好地配合,或者竞争的话,必须要有一些特性,有一些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比较独特的,不是大家在研究的,这样特殊性的东西,可能会在中国市场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
英格索兰亚太区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副总裁邓宁:
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是第一批重新回到中国市场的,从80年代到90年代开始的话,我们当时是把无油的空压机带到中国来,后来,随着市场逐步的进入,我们又在中国进一步投资,在中国去生产,所以我们非常幸运,就是这个行业始终处在开放得比较前沿,同时又搭上了制造业大发展的阶段,因为空压机是所有的制造业,所有工厂都是需要的,所以我们也是在90年代、2000年之后,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因为中国制造业现在需要升级,过去的产能过剩,需要向更高的质量型发展,如果我们推出更加稳定的,节能的高端产品,我们的市场就更加丰富。在过去的五年里,这块的增加非常非常的大,所以我们觉得,中国在政策和营商环境将有进一步的改进和开放,我们的空间是会更大的,我们也期待着会有更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