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博览会让世界共享中国开放红利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8-12-20
打开国门,拥抱全球,贡献世界,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周边到亚太,从南南合作到全球治理,从“一带一路”建设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促发展的责任担当。
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一次又一次向全球发出诚挚邀请,愿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推动全球共赢。
进口博览会推动全球共赢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成交额达578亿美元……首届进博会成功落幕,丰硕的成果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这既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承诺,也是向世界各国企业发出的邀请,40万亿美元的进口额对于世界贸易的意义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增长红利,更凸显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支持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
正是因为有过去40年改革开放在经济、贸易、法治、营商环境、消费等方面的充足积累,才会有进博会今日的圆满成功。也正是因为有改革开放的积累,中国才会形成世界瞩目的消费能力和市场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这个全球首创的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为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带领全球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这种“共享”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珍贵。泰国副总理颂奇在出席进博会并发表演讲时提到,日益变化的世界让我们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让人失去信心,这对投资者来说非常不利。“这个时候举办进博会,犹如朦胧中出现的一道曙光,激励人们互利共赢,走向更加繁荣,中国为全球经济向前发展创造了希望和机会。”
进博会不仅是一场经济盛会,更是展示并共享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成果的盛会,同时也是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有力实践。
外企看好中国市场
走进中国,亲历改革开放,参加进博会,是德国蔡司大中华区总裁福斯特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自1957年进入中国以来,蔡司受益于中国制度创新、人才累积、开放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实现在华业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福斯特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在刚刚结束的2017/18财年,蔡司大中华区的业绩创下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新高,进一步彰显大中华区已成为蔡司集团的重要战略市场。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蔡司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1998年我们在上海建立了总部,那时只是一个很小的办公室,现在我们已经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了复合型地区总部。公司每年平均复合增长速度超过20%,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58亿元人民币,这些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红利。”福斯特相信,随着中国更加深入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蔡司将获得更多的红利。
福斯特表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为蔡司进一步提供了全面、深刻洞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各行业发展需求的平台,也更加坚定了蔡司深耕中国市场、助力本地合作伙伴发展的决心。未来,蔡司将不断引入全球先进技术,促进光学科技在多产业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首届进口博览会刚刚闭幕一个多月,第二届进博会的招展工作就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路演才结束,第二批路演团队就已在美国无缝衔接,继续推介。截至12月11日,进口博览局已与约100家最具产业代表性的企业正式签约,首次参展的企业占到近两成,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较大。
中国正在为推进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