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您在这里: 首页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论坛活动 专家观点

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绿色金融分论坛嘉宾观点集锦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6日    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

green1.webp.jpg

2021年11月5日,由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中国工商银行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共同承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绿色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我国绿色金融近期发展及下一步举措、国际合作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碳市场建设及未来展望,进行了精彩演讲。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企业低碳转型的绿色金融需求、碳市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期间,还发布了四项绿色金融合作成果。

虹桥2.webp.jpg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他同时强调,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完备、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绿色金融产品与业务不断丰富,上海在引领绿色金融发展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面向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促进金融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绿色金融的对外开放。支持境外投资者通过直接投资、债券通、沪股通等方式投资境内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发行绿色熊猫债,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完善绿色金融信用体系,积极促进产融对接,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积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虹桥3.webp.jpg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第一,要全面、准确理解双碳目标及内涵;第二,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的支持工具;第三,要就金融如何支持经济低碳转型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第四,要继续主动推进金融领域国际合作与协调。

虹桥4.webp.jpg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坚认为,绿色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运用金融手段支持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谈到澳门金融将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时提出,由于澳门绿色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际环保合作为澳门金融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未来澳门有望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

虹桥5.webp.jpg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提出,当前全球社会面临未曾经历过的巨变,人类处于气候紧急情况之中,必须解决三个关键问题:首先要摆脱世界发展必须在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之间做出选择的意识形态的束缚,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潜能巨大;第二,资金流动应该符合《巴黎协定》目标,并反映不同国家的需要;第三,必须加大对气候适应的投资。号召全球必须行动起来,坚持施力,拥抱创新。

虹桥6.webp.jpg

在专题讨论环节,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一直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比如参与碳交易市场、对企业生产的工艺装置重新数字化改造和对产品通过创新方法进行技术改造。希望绿色金融产品降低价格,让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得到实惠。

虹桥7.webp.jpg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杜嘉祺提出,金融在助力长期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要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减排目标,仍需做出许多改变,需要大量投资来支持。金融业要开发真正有意义的绿色金融产品并有效制定相应政策,合理引导和分配资金。这一过程中,高质量数据至关重要。他建议金融业应细致了解企业客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客户进行全新对话,并将沟通内容转化为系统化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和制定未来融资计划。

虹桥8.webp.jpg

东方汇理银行首席执行官雅克.里波表示,为达成巴黎协定目标,“大部分产业结构都必将转型或升级,这将是一场全面变革。”这些变革需要公共部门及政府机构共同深度参与,为银行业提供各类隐性或显性保障,才能顺利进行。目前,为满足各类可持续发展项目筹资需求,金融业已开发出多种绿色创新产品,但仍不能解决问题。在支持还处于研发阶段的新技术时,金融机构不仅要考虑所需的投资规模,还面临投资风险问题,银行一般难以独立承担此类风险。另外,他认为,为有效支持能源企业转型,还需要建立真正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让银行把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项目上。

虹桥9.webp.jpg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认为,绿色金融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怎样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怎样增强绿色项目的融资的可获得性,这需要整个金融系统多个要素发展。一是绿色金融要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和披露要求。二是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并加以广泛和普遍的应用。三是设计更多的金融产品帮助真正绿色项目降低融资成本。四是开展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绿色意识的偏好。五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虹桥10.webp.jpg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周小全从碳交易市场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户上海后的运行与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发展,需要结合上海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全球资管中心的优势,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努力:一是尽快扩大交易主体的覆盖范围,推动更多的行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尽快入市;二是引入金融产品进入交易市场,既引入碳远期、碳基金、碳信托这些比较成熟的产品,也与相关交易所合作,将现货和期货和衍生品等结合起来;三是在排放权交易同时,加快引入碳汇交易。只有单项的排放权的交易市场是不完整的,只有引入碳汇交易,才能让没有进入到市场的企业和行业,包括负碳排放的企业有参与市场的机会,也能真正与海外市场接轨。四是将上海打造成全球气候投融资的中心。

虹桥11.webp.jpg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四项绿色金融合作成果,一是“碳中和”主题BRBR绿色债券;二是《“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研究报告(2021)》和《BRBR绿色金融实践案例》两份报告;三是工商银行与中央结算公司联合推出的“中债-工行绿色债券指数”;四是工商银行与上海清算所及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签订的三方跨境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