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工程 来源:选择山东 发布日期: 2019-08-21 15:30:47
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依托济南、青岛、淄博等市,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半导体硅片、IC卡芯片、视听芯片和智能传感器封装等领域,到2022年,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具备千亿级发展潜力,具有全国一流竞争实力。
大数据产业集群:依托济南、青岛、淄博等市,突破一批大数据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到2022年,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企业及产业,建成海洋大数据和医疗大数据中心,创建3-5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云计算产业集群:依托济南、青岛、济宁等市,加快云计算设备研发步伐,开发云计算系统,提升云计算能力,到2022年,云计算技术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云服务能力覆盖全国,打造成千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
高端软件产业集群:依托济南、青岛等市,重点在共性基础软件、工业应用软件等领域进行多点突破,到2022年,具备万亿级发展能力,实现高端软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以青岛、济南为核心,壮大全球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联盟,推动传统家电制造业向智能家电和智能生态跨越,到2022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家居产品研发制造基地,产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
虚拟现实产业集群:依托青岛、潍坊等市,在虚拟现实高端产品生产、软件开发应用、内容创作、平台打造等方面进行优势发掘,到2022年,建立全球一流的创新基地,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量子科技和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集群:依托济南、烟台等市加快国家级创新载体和数据中心建设,实施品牌建设工程,重点打造多个产业园和服务平台,到2022年,量子科技和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集群具备千亿级产业发展能力,形成全球一流研发能力和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依托济南、青岛、烟台等市,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安全保障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工业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到2022年,打造2-3家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